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 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 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 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 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 林
 
第八版:杏 林
 上一版  
王勃的医学人生
李时珍受聘楚王府
杜甫与茯苓
木 瓜
郭沫若的中医缘
补中益气说狗肉
1
11 1 2016年11月1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郭沫若的中医缘
 

    郭沫若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等,虽然他曾经反对过中医,但他的一生与中医有着不解之缘。
少年时代学医梦
    “佛救世界众生,皆与医门差小异;我读越人列传,心随桑子饮上池。”这是郭沫若少年时代创作的一副对联。在上联里,郭沫若认为医学比菩萨更能为人民消除灾难,并用“差小异”3个字,暗示了佛教理论的虚无飘渺,肯定了中医学的伟大。在下联里,郭沫若运用了《史记·扁鹊传》中的良医长桑君取中药赐扁鹊的典故,表达了他渴求学习医术、悬壶济世的志向。少年时代强大的学医愿望,促使他于1914年赴日本学医。可是,回国后,他深深地感到,医术只能医治人民躯体的病痛,不能拯救整个中华民族的灵魂。激发民众觉悟比医治病痛更为重要,于是,他毅然弃医从文,用一支笔来呼唤“沉睡”的人民大众。
中医治疗救性命
    17岁那年,郭沫若在四川嘉定城读初中。那年中秋节过后,郭沫若总是感到非常疲倦,并且头痛、咳嗽。随后,他回到家里休息,躺在床上便晕厥过去。郭沫若的父亲是一个“土郎中”,急忙给儿子开了一剂温和的汤药,可是,没有疗效。于是,他就请中医宋相臣为儿子诊治疾病。宋相臣为其切脉后,开了药量很大的附片、干姜,可是,一剂药服下去,郭沫若的口腔黏膜都变黑了。随后,郭沫若的堂叔请了一位老中医,他为其切脉后,开了剂量很大的芒硝、大黄,郭沫若服过药后,才开始苏醒过来。接着,通过20多天的中药调理,郭沫若的疾病虽然治愈了,但是留下了腰痛等后遗症。
    另一次,是在1959年,郭沫若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时,因右侧肢体活动不便,便请著名老中医郑卓人医治。郑卓人知道郭沫若事务繁忙,没有时间煎中药,便向郭沫若推荐一个民间验方——桑枝酒。郭沫若按照处方配好了桑枝酒,连续服用3个月后,他的右侧肢体果然活动自如了。郭沫若心里很高兴,便写了“从民间来到民间去;结什么果种什么田”的对联送给郑卓人,以表示谢意。
中医养生保健康
    郭沫若的养生之道是:长期坚持静坐和注意合理饮食。由于幼年时患过重病、青年时东渡日本留学又患过伤寒病,他的身体并不强健。可是,他长期坚持静坐健身法,起到了延年益寿的作用,享有86岁高寿。
    1914年,郭沫若由于用脑过度,导致出现了神经衰弱、心悸、乏力、多梦等症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一个以“静坐”养病、健身的故事后,就开始试着每天清晨起床与晚上临睡时各静坐30分钟。就这样,不到半个月,他的睡眠质量大有好转,胃口也好了,渐渐地连骑马也不觉得疲惫了。郭沫若认为,静坐可以使大脑得到充分的调整和休息,还可起到防病健身、修养性情的作用。
    郭沫若在饮食上,形成了自己的养生素食经,不追求滋补,力求日常饮食多样化。他以素食为主,喜欢采摘一些野菜以及药食同源的植物叶子、茎和花来食用,不吃过于油腻的荤食。他经常吃的菜肴有:清炒油菜、海米炒芹菜、清蒸鱼和醋椒鱼等。郭沫若注重粮食混合着吃,以充分摄取多种营养,起到营养互补、取长补短、有益健康的作用。
赋诗作词颂草药
    郭沫若的一生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有专门为中草药赋诗、作词的作品,比如《题灵芝草》:“茎高四十九公分(1公分=1厘米),枝茎处处有斑纹。根部如髹光夺目,乳白青绿间紫金。”在其诗集《百花齐放》中咏花百种,其中也有中草药,比如第七十首“僧鞋菊”中写有:学名叫“阿科尼同”不要见怪,紫碧色的花朵在秋季盛开,中国的庭院中颇受人栽培,根据花形人们给起了一个怪号——僧鞋(附子的别称)。本品有毒素,根部可治疗瘰疬、肿痒、脚气等,还有利尿、杀虫、麻醉的作用。
(顾掌生)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