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臣
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体,位于颈部前方,形似蝴蝶,负责分泌甲状腺激素,调控新陈代谢、能量消耗、体温调节及神经系统功能。当因疾病切除甲状腺后,机体会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 代谢功能方面:能量平衡的重新调整 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代谢的“加速器”。切除甲状腺后,激素分泌减少,基础代谢率下降,患者可能会出现怕冷、乏力、体重增加等症状。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不足会降低细胞对能量的利用效率,导致热量产生减少,同时脂肪分解速度减缓,易引发脂肪堆积。 应对建议:术后需终身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根据相关指标调整药量。在饮食方面,应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增加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避免摄入高糖、高脂食物。 神经系统方面:从兴奋到平稳的过渡 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维持至关重要。切除甲状腺后,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甚至情绪低落或抑郁。部分人因激素波动发生失眠或嗜睡交替出现情况。 应对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通过低强度运动(如散步、瑜伽)促进脑部血液循环。若情绪问题持续存在,可寻求心理咨询或加入患者互助团体,缓解心理压力。 消化系统方面:从快到慢的转变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切除甲状腺后,胃肠动力减弱,患者常感到腹胀、便秘,甚至食欲下降。长期代谢减缓还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导致贫血或维生素缺乏。 应对建议: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每日饮水1500毫升~2000毫升。若便秘严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缓泻剂。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补充铁剂或维生素B12。 骨骼与钙磷代谢方面:要防范潜在的风险 甲状旁腺紧邻甲状腺,手术可能误伤,导致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不足,引发低钙血症。患者会出现手足麻木、抽搐,甚至喉痉挛或窒息。 应对建议:术后密切监测血钙水平,常规补充钙剂(如碳酸钙)和维生素D。避免进食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碳酸饮料)。若出现抽搐,应立即就医。 声音与颈部功能方面:要精细操作,避免损伤 甲状腺手术可能损伤喉返神经(控制声带运动),导致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甚至呼吸困难。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可能限制肩部活动,引发僵硬感。 应对建议:术后避免大声说话或长时间用嗓。进行颈部康复训练(如缓慢转头、低头仰头),幅度由小到大。肩部接受清扫术者需做爬墙运动,以恢复上肢灵活性。若声音嘶哑问题持续3个月以上,需进行嗓音评估。 心理与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信息焦虑 甲状腺切除后,患者需面对终身服药、定期复查及颈部瘢痕等问题,易产生焦虑、自卑等情绪。 应对建议:家人应给予情感支持。患者可通过记录身体变化(如体重、心率)增强自我管理意识;参加健康讲座或线上社群,获取科学的信息,减少信息焦虑。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