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七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艾滋病窗口期科学检测策略
骨质疏松症营养干预策略
中药的临床功效与安全用药原则
放疗与化疗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贫血的成因与临床分型
低温烫伤的紧急处理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病的思路
1
11 1 2025年8月23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病的思路
 


□厉梦华

慢性肾病是一类病程长、易反复的疾病,需要长期管理。在西医规范治疗的基础上,中医凭借整体调理、辨证施治的优势,能够发挥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帮助患者改善症状、保护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辅助治疗的常见方法有中药调理、针灸治疗、推拿按摩及中药外治。中药调理是核心手段,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型针对性用药:脾肾气虚证,表现为乏力、气短、食欲不振、腰膝酸软、水肿等,治疗以健脾补肾为主,常用六君子汤、金匮肾气丸加减;湿热蕴结证,可见口苦口黏、尿色黄、舌苔黄腻等,治疗需要清热利湿,常用八正散、茵陈蒿汤加减;瘀血阻络证,表现为面色晦暗、腰痛固定不移、舌质紫暗等,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常用丹参饮、桃红四物汤加减;肝肾阴虚证常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干等症状,治疗时需要滋补肝肾,常用杞菊地黄丸、左归丸加减。中药调理必须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且与西药联用时应咨询医生,防止药物相互作用。
针灸治疗采用刺激特定穴位的方法调节脏腑功能、改善气血运行,辅助缓解相关症状。如肾俞穴、脾俞穴,可以补益脾肾;关元穴、气海穴,温补肾阳、益气固脱;虚证明显者,可以艾灸关元穴、气海穴、肾俞穴等穴位,增强温补效果。针灸治疗需要由专业针灸医师操作,急性发作期(如严重水肿、感染)患者应暂缓治疗。
推拿按摩作为日常辅助治疗手段,能缓解腰膝酸软、乏力等不适,例如用掌根揉按或拇指点压腰背部的肾俞穴、命门穴等穴位,每次5分钟~10分钟,以局部酸胀感为宜;用拇指或食指按揉下肢的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每个穴位3分钟~5分钟。按摩时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皮肤破损、局部感染。患者病情严重时,不宜进行推拿按摩。
中药外治通过皮肤、黏膜吸收药物,既能发挥治疗作用,还能减轻内服药物对胃肠道和肾脏的刺激。患者可以选用艾叶、生姜、红花、透骨草等药材,加水煮沸后待温泡脚15分钟~2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温肾散寒),适合手足冰凉、腰膝冷痛的患者;也可以将中药研磨成粉,调成糊状贴敷于肾俞穴、关元穴等穴位,通过穴位刺激和药物渗透改善水肿、腰痛等症状。
中医强调“三分治,七分养”,慢性肾病患者的日常调理尤为重要,这也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体现。在饮食调理方面,脾肾气虚者可以适当食用山药、大枣等健脾补肾食物;湿热蕴结者应避免摄入辛辣、油腻、甜腻食物,多食绿豆、冬瓜等清热利湿之品,同时需要遵循低盐、低蛋白(根据肾功能情况进行调整)的饮食原则。在起居方面,患者要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以助肾脏修复;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寒加重病情。情志调节同样关键,长期焦虑、抑郁会影响脏腑功能,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利用听音乐、散步、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来缓解精神压力。
总之,中医辅助治疗慢性肾病注重整体调理,在改善症状、保护肾功能、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均能发挥积极作用。但是,患者一定要在专科医师指导下,中西医结合,科学管理慢性肾病,更好地控制疾病进展。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日照市中医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