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梅核气 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 刘洪峰
病例:袁某,女,30岁,2017年3月就诊。患者于2个月前因与家人闹矛盾而发病,初起咽部不适,继之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咽之不下,偶有疼痛,每因情志刺激而加重,用清热解毒、消炎润喉等中西药间断治疗至今未愈。 症状: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中医诊断:梅核气(痰郁气滞)。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化痰。 处方:柴胡24克,黄芩12克,茯苓18克,半夏9克,厚朴12克,苏子12克,玄参30克,麦冬12克,桔梗24克,金银花24克,连翘18克,蒲公英18克,陈皮12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上方服5剂后患者诸症减轻,守方继服10剂后痊愈。 按:梅核气,《金匮要略》形容其症状为“咽中如有炙脔”,西医病名为“咽部异感症”,多为功能性疾病,是门诊常见病。 该病多由郁怒、思虑太过等情志因素,致肝气郁结。足厥阴肝经上行于咽喉,情志抑郁则伤肝,致肝郁气滞,经络之气不舒,随经上逆,结于咽喉,故有如梅核之气而无其形。故以小柴胡汤取其疏泄气机、解郁之功,方中柴胡、黄芩疏调肝胆之郁,玄参配麦冬以滋阴降火;加茯苓、厚朴、苏子、陈皮理气化痰,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桔梗清咽部蕴结之火,用药后收效较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