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湿寒重艾灸显奇效
35岁李先生,因四肢发皮疹3周,伴鼻炎、咽炎加重2天,自服抗生素未见明显疗效,遂来医院就诊。 医务人员经过检查了解到,李先生有吸烟史10年,又因工作需要时常往来于酒局,近日工作繁忙适逢闷热多雨天气,自感非常疲惫,其皮疹处瘙痒易溃破,夜间加剧,患处发红灼热;晨起时感觉口苦咽干,口腔有异味。 针对此症状,医生取曲池穴、肺俞穴、列缺穴等穴针刺加少商穴位点刺出血,另配合手法艾灸回旋灸于肺俞穴、大椎穴、风门穴等穴位。一周后,李先生的皮疹明显收敛,鼻塞、咽痒基本消失,咽部异物感明显减轻,持续治疗一周后症状基本控制。 据了解,虽然夏季里阳气升发,人体生理活动较冬天更为活跃,但喜欢喝冰镇冷饮、吹空调等,接触过多寒凉之物以及频繁使用抗生素,日常喜食油腻辛辣之品及烟酒,作息不规律等生活习惯很容易损伤人体脾胃及正气,加之外感寒邪,导致外寒内热交织,湿性黏腻重浊,易遏伤阳气而阻碍气机,一般病多迁延难愈,形成湿邪。 针灸防治疾病是运用针刺及艾灸刺激经络腧穴,调节气血,作用于脏腑,调动人体自身抗病能力以祛除病邪,恢复健康。艾灸配合针刺来温阳补虚、舒经通络、开郁化湿和调和气血。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艾叶归肝、脾、肾经,是中药中少有的能通12条经络的药物。因此,除针刺外,用艾灸来祛湿无疑是明智的选择,因为艾灸的开郁、温阳的作用可以迅速运化和蒸腾湿气。因此,可用温和灸或隔姜灸法灸疗中脘穴、命门穴、足三里穴等穴位来提高正气即机体免疫力,补充气血而防治湿病。 夏季湿病除去外邪,也与我们自身的正气强弱息息相关,日常生活中不良的生活习惯会损伤机体正气,免疫力低下则易引起咽炎、鼻炎、咳嗽、哮喘等疾患。因此,注意劳逸结合,作息规律,少食油腻荤腥、寒凉之品等,也是防止湿寒入侵的好方法。 (史爱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