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 可查看PDF版
|
|
口服咽喉含片治喑哑须谨慎 |
|
说话累、气不够、高音飙不上去……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小事,要么认为自己气不足,随便吃点儿补气药;要么自行购买咽喉含片等,用药物来处理。其实,治疗喑哑须对症下药。 多种原因导致喑哑 导致喑哑的原因有很多,治疗前只有先确定方向,才能取得较佳的效果。如果喑哑仅仅是急性炎症造成的,市场上销售的中成药含片就有一定的效果,适量使用并配合相关药物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加速炎症消退。对喑哑时间较长的患者,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因。 经常有胃胀、嗳气等症状的喑哑患者,需要注意是否合并有胃肠道内容物(胃酸、胆汁等)反流到咽喉导致喑哑,这时往往还需要配合饮食习惯调整、服用抑酸药和胃肠道动力药等治疗才有可能“断根”。如果喑哑是声带良性器质性病变(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囊肿等)导致的,就需要视病情,采用以嗓音训练和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策略。对于“烟酒不分家”的中老年男性,喑哑还需要注意喉部肿瘤的可能。口服咽喉含片后症状稍微缓解,往往会给人只是得了“慢性咽喉炎”的假象,反而延误了治疗时机。喑哑的原因一定要搞清楚,因为临床上偶尔有甲状腺癌、食管癌或者肺癌患者,其首发症状就是喑哑。因此,如果患者有喑哑的症状,特别是持续超过两周不愈时,应尽早到耳鼻咽喉科检查,方能对症治疗。 不会发声累坏嗓子 据统计,人群中喑哑的发生率达到6.6%,而教师、行政管理人员、歌手、销售员、导游等职业用嗓人群发生率更高,超过了30%。除了喑哑外,嗓子累也是这些人常常向医生诉说的症状。一般来说,人们总是感觉嗓子疲劳时,口服咽喉含片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根源可能是发声方法不当。也就是说,当你说话总觉得嗓子累时,说明发声用力的地方错了。 发声的动力器官是肺部,不是喉部。以腹式呼吸为主的胸腹联合呼吸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肺部的潜能,为发声提供充足的气流动力。所以,当你说话久了,觉得两侧肋部很累而喉部不累的时候,就说明你已经基本掌握了正确的发声用力方法。在这个基础上,加上恰当的共鸣和音调,就可以使自己说起话来比较舒服,听众听起来也舒服。不要通过拼命用力挤压咽喉发声来提高音量,一定要学会怎样利用鼻腔、咽腔、胸腔这些与生俱来的“高低音炮”。另外,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说话一定要“找着调”,男性的男声女调,女性的女声男调、娃娃音等都需要及时发现和调整,否则不仅影响个人形象,还会造成发声疲劳和声带损伤。 嗓音训练方法很多,对个人而言,既有小组训练也有个别指导。一般在进行嗓音训练前,需要通过问卷调查、喉部紧张度评估、动态喉镜检查、计算机嗓音分析、音域分析和发声空气动力学检测来全面评估个体的嗓音特点和用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调整发声技巧。掌握了发声技巧后,发声前还要多做嘴唇打“嘟”练习、舌体拉伸等“热身运动”,发声后为喉部热敷按摩等。这样做有助于保养嗓子。 笔者在此提醒各位职业用嗓者,发声是一项全身性运动,并非只是咽喉的专长。咽喉含片的冰凉口感虽然可使人暂时忘记嗓子的疲劳感,但是也容易让人忽视自身发声方法的缺陷。发声方法不科学、长时间的发声疲劳,都可能引起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疾病,在治疗上更为棘手。因此,职业用嗓者更需要掌握发声技巧,让嗓子耐用。 (关 中 梁发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