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 可查看PDF版
|
|
儿童健康管理应该怎样做? |
|
健康管理不仅是一个概念,也是一种方法,更是一套完善、周密的服务程序,目的是使生病以及健康的人更好地拥有健康、恢复健康、促进健康。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开展儿童健康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基层医务人员是开展儿童健康管理的“先行军”,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能有针对性地及时跟儿童家长进行沟通,促进儿童更好地生长发育。 儿童健康管理从儿童出生前就已经开始了,一直持续到青春期结束,对象是21岁以下的人群,包含疾病危险因素的识别、预防、疾病筛查及健康教育。那么,如何进行儿童健康管理呢? 制定营养计划 孕妇要从孕期开始调节饮食,开展孕期营养指导,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孕中后期能量、蛋白质及营养素摄入不足或摄入过多,已成为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不良因素。这种环境与胎儿遗传因素可以发生交互作用,从而改变胎儿的代谢模式,应该针对这种危险因素实行指导干预。 学龄前儿童以及青少年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基层医务人员及家长要注意通过营养干预预防成年慢性病的机遇窗口期研究孩子的膳食心理,对食物进行恰当的调配烹饪,维持健康的膳食环境,这些都有助于保证儿童膳食均衡。食物味道鲜美、色彩分明、图形刀法规则、煮烂温和,更能引起儿童的食欲。基层医务人员要指导家长合理搭配5类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为儿童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 定期做检查 除了加强营养,基层医务人员还要加强儿童的保健意识。3岁以下儿童一般有详细的社区保健项目,所以不需要额外增加太多检查,可适当增加骨矿化及运动、语言、智力等发育情况的检测。 超过3岁的儿童,可以每年定期做这几项检查:生化五类、25羟维生素D、腹部B超、心电图以及智力发育状况检查。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视力、口腔和五官的保健也很重要。 许多家长在孩子感冒发烧后会选择做血常规,很少做粪常规和尿常规。其实,这3个常规检查项目最好每年都做一下,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7~13岁的女孩儿,在保持每年常规体检的基础上,最好增加腹部子宫卵巢B超检查,还应注意铁营养状况、血清铁蛋白水平等。这个阶段的女童逐渐步入青春期,体内激素水平不断变化,需要关注卵巢的情况,并注意留心铁储备状况。 此外,对于容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可增加免疫功能检查;对于个子非常矮小或者肥胖的孩子,最好做相应的营养、代谢等方面的检查。 (任桂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