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我的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目前还没有做手术,现在可以打预防针吗?”“我家宝宝3个月前刚做了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出院后恢复得还不错,现在可以打预防针吗?”……近日,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经常接到这样的咨询电话,很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家长打电话咨询孩子能否接种疫苗。
本期专家 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主任 范太兵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种疫苗,可不是一件小事情!接种疫苗是为了使孩子们免受传染病威胁,为孩子们构筑起坚固的健康长城,但是如果无法正确接种疫苗,也可能产生不良后果,轻则产生发热等不良反应,重则可能危及生命。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患儿的免疫力参差不齐,多数较正常同龄孩子低。因此,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正确接种疫苗至关重要。 预防接种工作离不开基层医务人员,他们常常要根据责任区域内预防接种的需要,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具体实施预防接种工作,并对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进行处理,还要收集和上报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基层医务人员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预防接种知识更应留心和加强学习。 那么,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该如何正确接种疫苗呢?其实,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能否接种疫苗,应根据心血管畸形类型以及心脏功能情况来定。具体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可以正常接种疫苗的情况 1.单纯卵圆孔未闭的患儿,可以接种疫苗。 2.单纯房间隔缺损,缺损5毫米以下,心脏大小正常,心功能正常的患儿,可以接种疫苗。 3.半岁以内的单纯动脉导管未闭,导管内径不超过3毫米,无肺动脉高压,无紫绀的患儿,可以接种疫苗。 4.单纯小型室间隔缺损,缺损3毫米以下,患儿一般心功能良好,发育受影响较小,预防接种不会对孩子有严重影响。 不能正常接种疫苗的情况 1.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或者严重心功能不全甚至心衰或者伴有严重青紫、缺氧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该禁止接种疫苗。 2.大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有症状且需要治疗者,在治疗前不要接种疫苗;在手术后3~6个月,经专科医生复查确认恢复正常后,再进行疫苗补种。 3.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心功能良好者,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亦不可接种疫苗:正在发热者应先查明发热原因,把发热治好后再接种疫苗;患儿如果是过敏体质,在接种疫苗前应查明具体的致敏物质,如果疫苗中含有相应的致敏物质,则患儿不能接种疫苗;患儿有严重营养不良及消化功能紊乱或者正在腹泻,不宜接种疫苗,尤其不宜服用糖丸等。 4.对于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免疫缺陷较轻者可以接种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MMR)和水痘疫苗,免疫缺陷严重者不适宜接种活疫苗。 当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种疫苗还要结合当地预防接种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此外,对于临床医生建议观察随诊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如果家长对接种疫苗很犹豫、很担心,患儿可先不接种疫苗。无论何种情况,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确诊以及心肺功能状态评估必须在小儿心脏外科专业医疗机构由专科医生来做,不管是治疗前还是治疗后,按时随访和及时咨询都是十分重要的。对此,基层医务人员要尤为注意。 (本报记者冯金灿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