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三版:临床荟萃
 上一版    下一版  
如何正确诊治帕金森病
脑膜瘤切除术救治患者
拆东墙 补西墙 自体肋骨移植顾此不失彼
甘做无影灯下呵护生命的绿叶
1
11 1 2017年4月25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如何正确诊治帕金森病
 

如何正确诊治帕金森病
□李 季  孙安琪

    1996年,世界著名拳王阿里颤抖着手点燃奥运会圣火的场景,让许多人知道了帕金森病。那么,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对帕金森病的认识是怎样的呢?
    据调查,很多人对帕金森病的认识还停留在病名上,只知道有身体抖动症状,而对该病的其他早期症状、严重危害和预防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却了解甚少。在此,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陈文武为大家解读帕金森病。
手抖不一定就是帕金森病
    陈文武说,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生活中,有很多老年人一发现手抖就认为是帕金森病,制造了许多“疑病症”。其实,临床上同样也有手抖的疾病,较常见的有特发性震颤,其主要症状就是手抖,而且抖动症状会慢慢加重;而帕金森病患者则是不动时抖,动的时候症状反而减轻,一般是先从一侧开始抖,以手抖和腿抖为主。
    “一说起手抖,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帕金森病。事实上,当患者出现手抖、动作缓慢等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时,往往已发病半年至一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陈文武指出,要防范帕金森病,应注意早期的非运动症状。
老人抑郁可能是帕金森病前兆
    今年77岁的吴女士家住兰考县,两年前因老伴儿去世受到了严重打击,从此一蹶不振。没过多久,她的胃口也变差了,吃东西速度很慢。后来,家人陪她看医生。医生根据吴女士的症状,认为她是因过度伤心引起的抑郁症。
    随后,吴女士又出现疲乏无力、失眠、记忆力减退、便秘等症状,出行也要依靠轮椅。家人陪她去了几家医院就诊,都没有查出病因。
    今年年初,家人带吴女士到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找陈文武诊治。陈文武详细了解吴女士的病情后,结合她的这些症状,怀疑其为帕金森病,并为她制定了治疗方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吴女士能自己走路了。原先她的话很少,现在已经能和家人聊天了,情绪也好了许多。
被忽视的非运动症状
    陈文武说,很多人不知道焦虑、抑郁等精神表现也可能是帕金森病的表现。事实上,每个帕金森病患者都有非运动症状,比如抑郁、焦虑、便秘、失眠、记忆力减退、出现幻觉、嗅觉丧失、性功能障碍、直立性低血压、不安腿综合征等。不少帕金森病往往被误诊为脑萎缩、脑血栓、颈椎病、痴呆、抑郁症等疾病。
    “过去,人们认为帕金森病患者是‘想动但动不了’;现在,人们则认为他们是‘不愿动’‘不愿讲’‘身心疲惫’。”陈文武指出,这些非运动症状一般发生在帕金森病早期,在运动症状前就出现了,贯穿整个病程,使患者痛苦不堪。
对抗帕金森病要早期干预
    陈文武表示,早期出现失眠、紧张等非运动症状时及时干预,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还可判断和预测帕金森病的发展。
    对于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陈文武认为,可通过先进的睡眠视频脑电设备,准确地监测出患者睡眠中存在的失眠、睡眠周期紊乱等问题,再结合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帮助神经内科专家快速地分析、评估帕金森病患者处于哪个阶段,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实现帕金森病的早诊断、早治疗,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陈文武提醒人们,防治脑动脉硬化是预防帕金森病的根本措施,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更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