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春红
在育儿过程中,科学的儿科护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家长掌握系统的护理知识,既能做好日常照料,也能在孩子出现不适时合理应对。
日常护理需聚焦喂养、皮肤护理、睡眠管理3个核心方面。
在喂养方面,0个月~6个月婴儿优先选择母乳。喂养频率需依据婴儿的饥饿信号调整,一般每2小时~3小时一次。在添加辅食阶段,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原则。初次添加单一食材后,观察3天~5天,确认婴儿无皮疹、腹泻等异常反应,再引入新食材。
在皮肤护理方面,婴幼儿皮肤娇嫩,需选用无香料、无酒精的专用洗护产品。洗澡时,建议将水温控制在37摄氏度~40摄氏度,洗澡时间不超过15分钟。洗完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婴幼儿的皮肤,及时涂抹婴幼儿专用润肤霜,保持皮肤水润。尿布需及时更换,每次更换后用温水清洁臀部,擦干后可涂抹护臀膏,减少尿液、粪便对皮肤的刺激。
在睡眠管理方面,1岁~3岁幼儿每日需保证10小时~13小时的睡眠。家长可固定每天的入睡时间和起床时间,帮助幼儿建立规律作息。睡眠环境需保持安静,光线柔和。睡前1小时,避免让幼儿接触电子产品或进行剧烈活动,可通过讲故事、听轻柔音乐等方式帮助幼儿入睡。
孩子出现身体不适时,正确识别症状并科学处理十分关键。发热是儿童常见症状,家长应使用儿童专用体温计为孩子测量体温。若体温低于38.5摄氏度,可适当减少孩子衣物,用温毛巾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等部位帮助散热;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
咳嗽多与呼吸道不适相关。孩子轻微咳嗽时,可将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鼓励孩子多喝温水,缓解呼吸道干燥。若咳嗽伴随呼吸频率加快、喘息等情况,需及时带孩子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呼吸道感染等问题。
腹泻时,家长要记录孩子大便的性状和次数,注意补充水分,可按说明书给孩子服用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饮食可暂时调整为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油腻、生冷食物。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呕吐、发热等症状,应尽快带孩子就医。
日常预防能有效降低孩子生病概率。家长需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定期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接种疫苗,接种后观察30分钟,无异常反应后再离开。定期清理家庭卫生,每天开窗通风,减少室内细菌、病毒滋生。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用流动水洗手等,减少病菌侵入。
儿科护理需要家长投入足够的耐心与细心,通过不断学习科学的护理知识,在日常照料中关注细节,在疾病应对时保持理性,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寿光市中医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