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六版:妇幼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卵巢囊肿患者日常管理注意事项
儿童肥胖症的危害
科学的儿科护理常识
“笑尿了”是盆底肌在发出“求救信号”
中医调理小儿睡眠
多动症的科学干预策略
幼儿急疹,避免盲目用药
1
11 1 2025年9月13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卵巢囊肿患者日常管理注意事项
 

□黎舒敏

    卵巢囊肿是临床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当体检报告上出现卵巢囊肿字样时,大部分女性心头都会为之一紧,脑海中涌现出无数关于得了卵巢囊肿的担忧。事实上,卵巢囊肿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且这二者的管理策略不同,除了遵循医嘱定期复查或治疗,日常生活管理也尤为重要。

    卵巢囊肿的分类

    生理性囊肿

    该类型卵巢囊肿与月经周期存在较大关联。一般情况下,生理性囊肿直径<5厘米,其壁光滑、薄、内部清澈,高发于育龄期女性,通常2个月~3个月经周期内便可自行吸收消失,无须过多关注。

    病理性囊肿

    该类型的卵巢囊肿与月经周期无明显相关性,需予以重视。

    畸胎瘤:源于生殖细胞,囊内可见头发、油脂、牙齿等组织,以良性居多,随着病情发展,极易发生卵巢囊肿蒂扭转,经手术治疗后方可缓解。

    巧克力囊肿:是由卵巢上子宫内膜组织周期性出血而形成,其内容物类似巧克力液,是异位症的主要表现。患者常伴有性交痛、痛经、不孕等症状。

    囊腺瘤:根据其性质,囊腺瘤可分为浆液性和黏液性两种类型,是卵巢囊肿中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随着病情的发展,囊腺瘤的体积可能会不断增大,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卵巢囊肿的日常饮食管理

    多吃富含优质蛋白、高纤维的食物

    优质蛋白:确诊为卵巢囊肿的患者可选择富含Omega-3(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深海鱼类作为食物来源,同时,豆腐、瘦肉等食品也是良好选择。这些食物作为组织修复的关键原料,在卵巢囊肿患者的日常饮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高纤维食物:如水果(包括橙子、草莓)、蔬菜(例如卷心菜、菠菜等)、全谷物(如糙米、藜麦、燕麦)以及豆类,这些纤维含量较高的食物有助于清除患者体内的多余雌激素,维持体内激素水平的稳定。

    抗炎食物:姜黄、生姜、大蒜等具有天然的抗炎特性,有利于减轻盆腔炎症,改善卵巢囊肿。

    少食用或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糖食物

    高脂肪食物: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过量摄入容易导致体内脂肪生成雌激素,从而影响内分泌系统平衡,扰乱激素的稳定性。

    高糖与精加工食物:甜饮料、奶茶、蛋糕等食物均会导致患者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极易加剧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反应,扰乱内分泌系统。

    刺激性食物:若患者同时伴有盆腔不适或痛经,需严格减少辛辣食物、酒精、咖啡因的摄入。

    科学运动及相关注意事项

    核心肌群训练:适度地进行强化核心肌群的力量训练,有助于保护并支撑盆腔内的器官。

    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普拉提、瑜伽、太极拳等均可增强机体免疫力,舒缓压力,同时不会对机体造成冲击。尤其是瑜伽及普拉提等运动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避免过度挤压腹部。

    运动过程中需依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若囊肿直径>5厘米,剧烈运动极易诱发卵巢囊肿蒂扭转风险,需立刻进行手术治疗。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心态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睡眠是内分泌修复的关键,建议卵巢囊肿患者每日保证7小时~8小时的睡眠时间。

    经期特殊护理

    经期需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凉,同时避免盆浴,可选择淋浴防止细菌感染引发盆腔炎;避免过度劳累,减少体力劳动,防止盆腔压力增大。

    情绪管理,避免焦虑

    确诊卵巢囊肿后,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和恐惧等负面情绪。长期的消极情绪不利于患者健康。为了减轻这些情绪的影响,建议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主动与主治医生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并坦诚地向医生表达自己的疑惑或顾虑。

    科学日常管理,树立正确的就医观

    卵巢囊肿并非“不治之症”,大多数患者通过定期监测和日常管理可以实现病情稳定,甚至消除囊肿。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均衡饮食、科学运动、规律作息、保持平和心态,并严格遵守复查计划。然而,需要明确的是,日常管理并不能取代专业的医学治疗。如果卵巢囊肿具有较高的恶变或破裂风险,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积极配合治疗和监测,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供职于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