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放疗期间如何科学护理皮肤 |
|
□王莉 郭昭君 在癌症治疗中,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通过高能射线杀灭癌细胞、控制肿瘤生长的重要手段。但放疗在发挥疗效时,常会引发皮肤敏感、乏力等副作用。了解这些副作用的成因并科学护理,可减轻患者不适,提升生活质量。 皮肤敏感和乏力的原因 皮肤敏感成因 放疗会损伤肿瘤周围正常皮肤细胞DNA(脱氧核糖核酸),破坏皮肤新陈代谢及屏障功能,同时引发炎症反应,释放组胺等介质,导致皮肤发红、瘙痒;随放疗的推进,损伤累积可致脱皮、溃烂。 乏力产生机制 放疗引发乏力,涉及多种因素:损伤正常细胞引发应激反应,身体修复耗能致能量储备减少;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引发贫血;还可能干扰激素水平、新陈代谢,以及因心理压力和睡眠障碍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乏力。 皮肤敏感的护理方法 日常清洁护理 保持放疗区域皮肤清洁,可以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清洁剂清洗,忌用肥皂、沐浴露等刺激性的产品;可以用毛巾蘸水轻轻擦拭,以防破损;每日清洗1次~2次。 皮肤保护措施 放疗区域皮肤对阳光敏感,需要严格防晒:外出避免阳光直射,用宽松的棉质衣物遮盖皮肤,搭配宽边帽、遮阳伞等物理防晒;如需要用防晒霜,应选择不含酒精、香料的防晒霜并遵照医嘱。此外,避免放疗部位接触冷热刺激(如热敷、冰袋),防止摩擦(不穿紧身衣、不戴金属饰品)。 药物与敷料应用 皮肤出现轻微发红、瘙痒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含维生素E、芦荟等成分的保湿修复类护肤品,缓解干燥不适。若出现脱皮、破损,切勿自行处理,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用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水胶体敷料等药物或敷料,促进患者皮肤愈合并预防感染。 应对乏力的有效策略 合理饮食 保证均衡的营养摄入,可以补充能量、缓解乏力。患者需要多吃瘦肉、鱼、蛋、豆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为身体修复提供氨基酸;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免疫力;适量摄入全麦面包、糙米等碳水化合物,以持续供能。饮食宜少食多餐,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加重胃肠负担。 适度运动 虽然放疗期间患者身体较为虚弱,但是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乏力症状。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练瑜伽、打太极拳等。开始运动时,强度要小,适应后再逐渐增加运动量和运动时间。运动不仅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心肺功能,还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改善睡眠质量,从而缓解疲劳感。但是,患者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在运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告知医生。 睡眠充足与心理调节 保证睡眠充足是缓解乏力的关键。患者需要规律作息,每日睡7小时~8小时,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此外,放疗带来的身体不适和心理压力会加重乏力。患者可通过社交、参加互助小组等方式调整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疏导。 (作者供职于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肿瘤血液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