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
 
第八版
 上一版  
如何预防胃癌
高血压病患者该如何运动
动静脉内瘘的日常护理
放疗期间如何科学护理皮肤
痣恶变时会有哪些信号
警惕肛周坏死性筋膜炎
你是否了解一氧化碳中毒
1
11 1 2025年7月22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高血压病患者该如何运动
 


□柯密

血压长期居高不下,会损害心脑肾等器官,增加心脑血管病的风险。除药物外,常被忽视的运动是高血压病患者的“天然良药”。
运动益处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坚持适度运动,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舒张血管物质,改善血管舒张功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以降血压。如坚持12周运动干预,可以提升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压。
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 适度运动可以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打破其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缩的不良循环,还促使身体分泌有益激素辅助降血压。
减轻体重 适度运动增加能量消耗、燃烧脂肪,可以减轻体重,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外周血管压力。体重每减10%,收缩压可降5毫米汞柱~2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
运动类型
有氧运动
步行:步行是一种简单且易于坚持的运动方式。高血压病患者可选择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公园或河边步行。建议每天步行30分钟~60分钟,速度适中,以微微出汗为宜。长期坚持步行,能有效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压。
慢跑:对于身体状况较好、运动能力较强的高血压病患者,慢跑是不错的选择。每周可以进行3次~5次慢跑,每次20分钟~30分钟。在慢跑过程中,患者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呼吸均匀。研究结果表明,经常慢跑的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不运动者。
游泳:游泳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对关节的压力较小。游泳时,身体在水中漂浮,能减轻心脏和血管的负担。每周进行2次~3次游泳,每次30分钟左右,可以有效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血压。
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指低强度、多组数练习,如轻哑铃手臂屈伸、深蹲、平板支撑等。力量训练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基础新陈代谢,帮助维持体重。但是,要避免憋气,以防血压骤升。
运动注意事项
运动前评估 在开始运动前,高血压病患者务必咨询医生的意见,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血压控制情况、心肺功能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运动强度控制 运动强度过大会导致血压过度波动,甚至引发危险。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强度。一般来说,运动时的心率可控制在(220-年龄)×(60%~80%)。例如,一位50岁的患者,运动时心率应控制在每分钟(220-50)×60%=102次~(220-50)×80%=136次。
运动时间选择 避免在血压高峰期运动,一般来说,早上6时~10时血压相对较高,不建议此时进行剧烈运动。患者可选择在下午或傍晚时分进行运动,此时血压相对稳定。
运动过程中的自我监测 在运动过程中,患者要时刻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头晕、头痛、心慌、气短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运动后的放松 运动结束后,不要立刻休息,应进行适度的放松活动,如缓慢步行、拉伸等。
运动是高血压病患者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科学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
(作者供职于重庆市开州区九龙山镇中心卫生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