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征稿
颈椎病的辨证分型思路
传统中药方剂的现代应用解析之十六神丸
虚热可致头痛
麻黄九味方 咳喘可无恙
1
11 1 2025年3月20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麻黄九味方 咳喘可无恙
 


□毛德西

我早年买的一本书,里面记载了许多经验方,其中部分验方是治疗咳喘的。我对这些方子作了深入的对比分析,采用“优选法”选用九味药,用于治疗咳喘,疗效较好。这就是麻黄九味方。
麻黄九味方的组成为:麻黄、五味子、杏仁、半夏、桔梗、款冬花、前胡、葶苈子、化橘红。口诀为:“麻味杏,半桔梗,冬前葶苈化橘红。”
肺的功能是宣发与肃降,宣发的是卫气,肃降的是痰浊。如果肺不能宣发,肺气郁闭,就会喘息;痰浊不降,就会咳嗽。方中麻黄可以宣发肺气,葶苈子能肃降肺气。过去,老师讲“炙紫菀、炙冬花,治咳嗽,一把抓”,这里的咳嗽实际上是指咳喘。款冬花性温,功效是平喘。橘红的作用是化痰,以产于广东化州的橘红最佳,故取名化橘红。岳美中先生讲橘红有抗过敏的作用。前胡的作用是排痰,痰在后边排不出来,前胡很容易把痰从气管黏膜里面排出去。半夏的作用是燥湿祛痰。
我用麻黄,一般生麻黄和炙麻黄同用。这是上海名医祝味菊的经验,他有一个方子叫二麻四仁汤,治疗咳嗽又有便秘者,其中的二麻就是生麻黄和炙麻黄。生麻黄偏于燥,偏于宣发;炙麻黄偏于润,偏于肃降;生麻黄、炙麻黄各用5克,再用一点儿葶苈子,对咳喘绝对有效。钟南山教授有一个中药研究室,主要研究麻黄和洋金花两种药,他知道古书里面所有治咳喘的方子都离不了麻黄。医者使用生麻黄、炙麻黄应从小剂量开始:小儿,生麻黄、炙麻黄各3克;成年人,生麻黄、炙麻黄各5克,这样比单纯用炙麻黄效果好。
麻黄九味方的麻黄、杏仁、半夏是温性,五味子、化橘红、甘草也偏于温性,桔梗是平性,葶苈子是凉性,但是总的药性是温的,用多了容易化燥伤阴。怎样抑制它的偏性呢?名医张简斋先生讲,最好的药就是麦冬。麦冬是不是补肾的药呢?麦冬的主要功效是滋心阴、滋肺阴和滋胃阴,用于滋肾阴者较少,生脉饮用麦冬,就是滋心阴、滋肺阴。如果痰还是排不出来,还要选用瓜蒌皮和桑白皮,《瘟疫论》上就用这些药。
咳喘是慢性病,但是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如果医者开的药,患者吃十天、八天才有效,这样是不行的!两三天内就要让患者的咳嗽减轻。因此,药方中的麻黄、葶苈子都不能缺少。麻黄九味方在冬季可以制成膏剂,一次20毫升,每日2次~3次,还可以加一些扶正固本的药物,疗效更好。
(本文由全国名中医毛德西讲述,文字由廉万营、王举静整理)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