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琼
冯大爷今年86岁,手术后顺利回到了病房,第一天一切安好。第二天,冯大爷竟然一阵阵地说起了“胡话”,一会儿好像在跟长久不见的邻居聊天,一会儿“又看见”了朋友坐在院子里打麻将,脾气也特别大,甚至连家人都不认识。家属又着急又迷惑,冯大爷骨折后到医院进行手术,之前精神状态还是好好的,怎么手术后突然语无伦次了,难道是麻醉药物损伤到脑子?还是有其他原因呢?事实上,冯大爷这些表现的罪魁祸首是术后谵妄惹的祸。 什么是术后谵妄 谵妄一词源于拉丁语,原意为“离开犁过的轨道”,比喻大脑脱离正常运作,变得疯狂起来。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修订版)》的定义:谵妄是急性发作的意识混乱,伴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不连贯,以及感知功能异常。而术后谵妄是指患者在经历外科手术后出现的谵妄,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发生在术后1天~3天,通常可以完全缓解。 术后谵妄的表现 患者如果术后出现以下症状,很可能是发生了术后谵妄: 意识水平变化:可表现为淡漠、嗜睡及浅昏迷等意识状态降低,亦可表现为过度警觉、易激惹、烦躁不安,有攻击性等意识状态过度增强。 注意力不集中:无法跟上谈论的话题,说话即语无伦次,语速忽快忽慢。 思维混乱、不连贯:对话不契合主题或突然转移话题,不知所云。 情绪或性格改变:时而烦躁哭泣,时而沉默不语,性情脾气变得异常古怪。 其他表现:感觉自己“穿越”了(时间定向障碍、空间定向障碍,如错觉、幻觉);满脑子“总有刁民想害朕”的想法(被害妄想);“白天死气沉沉、晚上生龙活虎”睡眠周期紊乱,昼夜颠倒的生活方式,以及食欲下降,大小便失禁等。 为什么会出现术后谵妄 术后谵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分为易感因素和促发因素: 常见易感因素:高龄、术前存在认知功能改变(如痴呆、认知功能损害、抑郁等),生理功能储备减少,既往有脑卒中病史,创伤和骨折患者,术前合并睡眠紊乱的患者,术前应用影响精神活动药物等。 常见促发因素:苯二氮卓类药物或抗胆碱类药物,心血管手术和矫形外科手术,ICU(重症监护室)环境,术中麻醉深度,血压过高或过低,体温过高或过低,术后睡眠障碍等。 如何应对术后谵妄 除了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还要积极预防术后谵妄。患者一旦发生术后谵妄,医务人员可以应用以下方法: 1.发现、确定和处理患者谵妄的促发因素,比如低氧、疼痛、脱水、导尿管或引流管刺激等。2.进行相关化验和颅脑检查,排除感染、脑部器质性疾病等少见因素。3.检查患者当前的用药情况,筛选可能导致谵妄症状发作的药物,给予患者替代药物。特定的药物治疗仅推荐用于高度活动性谵妄患者。4.全面评估患者情况,规律患者住院期间的饮食作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早转入普通病房。5.适当增加该类患者亲属访视时间,协助完成认知功能锻炼。 术后谵妄患者的护理 保证睡眠时间:积极治疗原发病、缓解疼痛、提供尽量安静整洁、光线柔和的环境,减少刺激,降低周围噪音,保证睡眠时间。 合理约束,保证安全:尽可能避免身体约束,但当老年人有自伤或伤人行为时,可给予适当约束。防止老年人自行揭开伤口,或者从床上爬起,导致坠床或者跌倒发生。 多交流,多陪伴:老年人的感知功能较差,备好日常所用的眼镜、助听器等辅助工具。平时多陪伴老人,管理好门窗,避免老人因幻觉走失或坠楼等。 营养均衡,积极补充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纤维素的食物。对于老年人,要特别供给富含维生素D和高钙食物,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 少数老年人有发生术后谵妄的可能,一旦发生,家属不必过于惊慌,谵妄症状大多在短时间内就会自行消失。在医生专业治疗的同时,高质量的亲友陪伴,才是对患者最好的“良药”。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