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在线村医” 本报记者 常俊伟 通讯员 刘 萍 王溪鹭 张慧云 文/图
新乡市辉县市吴村镇郭屯村的乡村医生李喜贤,共产党员,从事乡村医生工作40多年,为人处世的实在劲儿,就像家乡的太行山一样,看得见、靠得住,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赞许。 从18岁起,李喜贤就成为一名乡村医生。只要患者有需求,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患者身边,全力救治。 近几年,他除了为村民治疗常见病、多发病之外,还通过努力,成为吴村镇王敬屯卫生院吴晓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一名家庭医生,负责郭屯村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李喜贤认为,既然签约就必须实实在在履约。因此,他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群众家中,给村民送医送药,普及防病知识。因担心耽误给村民看病,他的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被村民亲切地称为:“24小时在线村医!” 李喜贤行医,无论患者家境如何、什么身份,他都一视同仁,甚至对家庭贫困的患者,他总想提供更多帮助。 80岁的五保户刘老太太一家是建档立卡脱贫户,李喜贤是他们的家庭签约医生,不仅要定期陪伴刘老太太到卫生院体检,还每月入户随访,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今年春天的一个夜晚,刘老太太突然感到腹部特别难受。李喜贤闻讯,赶紧跑到现场诊治,初步判断其为肠痉挛,需要到上级医院治疗。于是,李喜贤赶忙回家,开着自家的电动三轮车将其送到王敬屯卫生院救治。由于治疗及时,刘老太太的病情很快得到缓解。其间,李喜贤主动承担了她的护理、送药工作,直到痊愈。 李喜贤的实在劲儿,还表现在总是帮人帮到底。 在一次随访中,有一个叫媛媛(化名)的女孩引起了李喜贤的注意。媛媛的母亲早亡,妹妹患了脑瘫,生活不能自理,爷爷奶奶身体不好。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媛媛初中毕业后没继续求学,情绪低落,不愿与任何人交流。 李喜贤深知,一个人的心情长期压抑会引发多种疾病。他迅速将媛媛及其家庭情况汇报给吴晓燕,希望帮助媛媛一家渡过难关。 吴晓燕立即将情况向卫生院负责人汇报,并邀请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心理医生,对媛媛提供上门心理疏导服务,使媛媛的心结慢慢打开了。通过沟通,心理医生得知媛媛喜欢护理学,就与吴晓燕联系,将其暂时安排在王敬屯卫生院康复中心,学习护理技术,旨在通过改变环境,让其心理回归正常。 李喜贤感觉媛媛的心理回归正常后,需要到正规的学校学习,就向王敬屯卫生院负责人建议,送媛媛到一所学校读书。该院负责人采纳了李喜贤的建议,于2020年把媛媛送到焦作护理学校,系统学习专业的护理知识,费用由该院慈善资金会承担。 开学后,媛媛的性格变得开朗了,学习很认真。“我最想感谢的人就是李喜贤伯伯!”她说,“我要通过刻苦学习,早日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太行山因为实在,成就万千风景;李喜贤因为实在,走进群众心中。

工作中的李喜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