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里来了健康帮扶专家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李艳民 宁玉辉
“新时期,构建定位明确、分工协作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以下简称医共体),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形成分级诊疗、合理诊治和有序就医的新秩序!这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还是顺应群众健康新期盼的关键举措!”这是洛阳市孟津区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韩新望说的话。 近两年,洛阳市孟津区以群众健康为中心,出实招,办实事,采取“资源下沉,上下联动”等有力举措,使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基层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初步形成“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康复在基层”的就医格局。 6月9日上午,在孟津区城关镇小浪底大道的张娅辉诊所里,来自帮扶医院孟津区中医院的脑病科主任梁占虎在为一名患者诊病,与他同来的还有在理疗室为患者针灸的该院康复科主任杨翠翠。 张娅辉诊所是孟津区中医院和城关镇卫生院首批重点帮扶的“三优”(技术优、服务优、设施优)诊所之一。为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延伸,不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2021年12月,孟津区在全区范围内选出首批“三优”诊所6家,与医共体总医院中医院区、综合院区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因地制宜开展技术培训、人才培养、医疗管理等一系列帮扶活动。 “名列‘三优’,我们很自豪!很踏实!”出身于八代中医世家的执业医师张娅辉微笑着说。该诊所年均接诊超过万人,其中,运用中医药物疗法和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的在八成以上;聘任的4名护士都有执业证书,业务娴熟,还能提供上门服务。“被命名为‘三优’诊所后,梁占虎、杨翠翠每周提供3次上门帮扶的机会,传经送宝,效果特别好。”张娅辉说。 与张娅辉有着同样体会的还有孟津区城关镇牛步河社区卫生所的许建宏。许建宏指着来自孟津区中医院的脑病科专家司全伟说:“从8时开始,专家司全伟已经为9名患者提供了医疗服务!仅半年时间,全村60岁以上的500多名群众和6岁以下的300多名儿童,有1/3他都能叫出名字来;俺从他身上不仅学到了精湛医术,还学到了高尚医德!” 助弱成强,服务群众;扶强成星,示范带动。韩新望说,目前,在该区10个乡镇、4个街道的300多家诊所中,争建“三优”诊所已蔚然成风,都希望成为“三优”,取得医共体牵头医院的支持,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同时,为了解决部分村乡村医生岗位缺编问题,他们还面向社会开展了2022年乡村医生招聘活动。目前,经过层层筛选,选拔出14人,将补充到相应的诊所。 在做好诊所帮扶工作的同时,孟津区采取“优质资源下沉,实现上下联动”等措施,确保基层群众在家门口看病有“医”靠。孟津区卫生健康委以“下沉”为重心、以“联动”为保障,立足办实事,见实效,得到群众称赞。 严格落实专职副院长派驻制度。医共体牵头院区选派11名专职副院长派驻至成员单位,负责组织本院区业务骨干到卫生院开展业务帮扶,2021年,共帮扶卫生院开展冠心病规范诊疗600例,心肌梗死规范转诊60例等。 实施二级医院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目前,该区已实现二级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全覆盖的工作目标,二级医院遴选专家定期到基层成员单位对口支援,逐步提高乡镇卫生院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技术,加速医共体内医疗资源融合。自2021年以来,全区二级医院共派出44名医师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截至目前,开展手术281人次,建设特色专科4个,疑难病例讨论505次等,真正打通了基层群众医疗卫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组建县、镇、村三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进村入户,为群众提供常见病诊治、健康知识宣教及健康体检服务,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2021年,全区共组织健康巡讲530次,受益群众达3.02万人;发放健康科普宣传册、实用工具3.652万套;设置健康宣传栏1058个等,深受群众欢迎。 坚持中西医并重发展。孟津区遴选区级名中医下沉基层一线,对口支援。医共体中医院区中医护理人员定期到成员单位,实地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成员单位派驻人员到中医院区学习中医药适宜技术,通过“下沉”“上派”,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落地生根。截至目前,50余名技术人员通过学习,掌握了相应适宜技术。近日,孟津区中医院举办了首届中医拜师仪式暨孟津区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培训班,全区招收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培训学员98名,开始为期一年的培训。这样,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逐步提升。 接下来,孟津区将继续发挥医院行业优势,加大帮扶力度,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提高诊疗技术水平,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诊疗服务,以实际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