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一线勇担当 ——记新野县城郊乡卫生院后勤科科长王林 通讯员 马 力 艾俊芳 本报记者 乔晓娜
“王林!”“到!” 一声“到”,一生到!这一声果敢有力的“到”,从24年前新疆某边防部队延续至今,如今,响亮地回荡在新野县城郊乡卫生院。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当新野县城郊乡卫生院院长苏春杰将开设疫情防控隔离区的任务下达给后勤科科长王林时,这声“到”坚定而沉着。 春节前夕,从湖北尤其是武汉返乡者众多,新野县城郊乡疫情防控工作压力巨大。新野县政府、县卫生健康委员会考虑到城郊乡卫生院交通便利、院落封闭、设施齐全,遂决定将确诊病例密切接触人员、疑似病例留观隔离区设在那里。 承担密切接触人员留观隔离任务,不仅任务艰巨,还意味着危险更高。但是,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和共产党员,王林觉得冲锋一线责无旁贷。 接到任务后,他立即购买隔离带、警戒桩等,协调采购84消毒液300公斤、医用酒精200余公斤、口罩9000余只,设置隔离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制作防控手册,张贴《隔离区管理规定》,安放隔离警示牌,消毒隔离间、卫生间……王林像一只旋转的陀螺,忙得忘记了吃饭、忘记了休息。 为了减少其他医务人员感染风险,也为了节约为数不多的防护服,王林主动承担起全院消毒、发热病号导诊、预检分诊点登记、每日查房、情况上报等任务,白天执勤,晚上值班巡逻,还坚持为隔离人员和一线工作人员运送餐饮……20多天从无怨言。 但是,一周后,令人头痛的事发生了。疑似患者的各种不满情绪一齐压向王林。有对每日两次测量体温不理解、不予配合的;有将短信发到疫情防控指挥部,“告状”吃不好、睡不好的;还有摘掉口罩,嚷着要出院的…… “隔离无小事,功亏一篑间。必须以隔离对象为中心,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王林焦头烂额心想放弃之际,院长苏春杰的话提醒了他。于是,他沉下心来,用心做好隔离对象的心理疏导工作,并架设无线网络,让隔离人员随时都能了解疫情形势,随时能与家人视频沟通。渐渐地,所有隔离对象都恢复了平静。隔离期满出院时,不少人与王林交上了朋友。 “王林!”“到!”2月27日,王林再次领受任务:护送35名人员前往广东东莞复工。他二话不说,背上急救箱,拎起喷雾器……一路护送务工人员返岗复工! “在部队时曾3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两次获营、连嘉奖;在卫生院工作后,多次被县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先进工作者。”新野县城郊乡卫生院副院长宋斌这样评价王林,“身上总有使不完的劲儿,一种不服输、不言弃、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气神!平时工作积极认真,随叫随到,关键时期更是冲锋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退伍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