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经方治疗咳痰喘
山茱萸的功效与应用
单方验方
化饮补肾法治疗股骨头坏死
穴位按摩提升体内阳气
首届中原整脊手法论坛亮点纷呈
心理专家:“问题孩子”背后藏着“问题家庭”
1
11 1 2019年12月3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经方治疗咳痰喘
 


□毛德西

小青龙汤温肺化饮
    治验:李某,男,65岁。因恶寒发热,咳嗽,咯痰3天就诊。有慢性咳嗽病史6年余,每至冬季发作。3天前,因起居不慎而发寒热,咳嗽,咯清稀痰,伴有干呕,纳呆。体温37.6摄氏度,舌质淡红,脉浮小滑,苔薄润。脉症合参,辨为风寒外袭,引动内饮,致肺气失肃,发为咳嗽。
    治疗:散寒温肺,化饮止咳。
    方药:小青龙汤加味。炙麻黄6克,桂枝10克,炒白芍10克,细辛5克,姜半夏10克,淡干姜6克,五味子6克,炙甘草6克,芦根15克。共3剂,水煎服。
    患者服药后汗出热退,咳轻,痰转为白黏。守上方加砂仁6克,服用3剂后,患者饮食增加,咳痰已消失。
    按语:小青龙汤为治疗“心下有水饮”,水饮上迫于肺的主方。辨证要点在于咳嗽伴痰涎稀薄,温肺化饮的主药为干姜、细辛、五味子。清代陈修园说:“姜细味,一齐烹,长沙法,细而精。”可谓真谛之言。笔者喜加芦根于方中,芦根甘寒,有清肺降逆的作用,但不助湿,又能避麻桂姜辛之燥性;若伴喘促,可加葶苈子肃肺平喘。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解肌平喘
    治验:黄某,女,51岁。患咳痰喘1个月余,曾服麻杏石甘汤数剂,咳嗽稍减,但汗出绵绵,恶风,且咯痰、喘促不减,舌体大、质暗,苔白薄润,脉浮而细。追问患者病史,每次感冒多有上述症状。
    辨证:肺脾气虚,湿痰不运,营卫失和证。
    方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以外调营卫,内益肺脾。桂枝10克,炒白芍10克,厚朴6克,炒杏仁10克,生姜6克,大枣(剖开)3枚,炙甘草6克,炒白术10克,百部10克,炒葶苈子6克。共3剂。患者服用后,咳嗽、咯痰、喘促均明显减轻,出汗减少,继续服用5剂后,痊愈。
    按语:《伤寒论》记载:“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该句可理解为夙有咳喘的人因感受外邪而发作,或感受外邪后出现表证兼咳喘者,总以营卫失和、肺失肃降、脾失健运为病机。该患者咳喘兼有恶风、自汗,恰为本方之适应证。
    方中加白术以健脾;百部润肺止咳;葶苈子肃肺降逆,脾肺和则咳喘自安。
麻杏石甘汤清泄肺热,
化痰平喘
    治验:汪某,女,48岁。4天前,患者因感冒发热自行服用APC(复方阿司匹林)及感冒片后,汗出热退,遗患轻咳,自不在意。隔天患者突发闷喘,咳嗽不爽,咯黄黏痰,又自行服用紫花杜鹃片未见效后,到笔者所在处就诊。患者急性病容,面红气促,体温37.9摄氏度,呼吸26次/分,右下肺可闻及细湿啰音,舌质赤,苔薄白而干,脉浮数。
    辨证:痰热迫肺,肺气郁闭所致。
    治疗:清泄肺热,化痰平喘。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味。炙麻黄10克,生石膏30克,炒杏仁10克,炙甘草10克,百部10克,北沙参30克。共3剂。患者服药后热退咳喘减轻,后加芦根30克,继续服用5剂后,症状消失。
    按语:该患者为外感余热未尽,内闭于肺所致。麻杏石甘汤为寒热相济之剂,麻黄辛温开泄肺气,石膏辛寒直清里热,麻黄得石膏则宣达肺气而不助热,石膏得麻黄则清泄里热而不遏肺气。两药相伍,对肺热郁闭之咳喘颇有卓效。在用量上,多数医者认为,若热重咳轻,石膏与麻黄比例为10∶1;热轻咳重,则为5∶1,此经验可资参考。
苓桂术甘汤健脾化湿,
祛痰止咳
    治验:陈某,男,63岁。患慢性支气管炎10余年,患者每至冬季咳嗽、咯痰、气喘,闭门不出,曾用多种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1980年秋季,笔者从固本入手,予苓桂术甘汤合玉屏风散配成水丸剂,连续服用2个秋冬季节。1983年随访患者,服药后身体温和而有力,咳喘咯痰较前明显减轻,后又继续服用,咳喘基本消失。
    方药:茯苓100克,炒白术120克,桂枝60克,炙甘草100克,生黄芪160克,防风60克。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天3次,每次服用30丸。
    按语:张仲景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久患咳痰喘的人,肺脾肾俱虚。但从标治者治肺,从本治者治脾或脾肾同治。若使湿化有路,不聚生痰,必须健脾温化,甚则温肾化饮。苓桂术甘汤独具健脾温化之力。清代王旭高称该方有“崇脾以利膀胱气”之功,所谓“利膀胱气”,就是可使湿邪从小便排出。玉屏风散健脾益肺、御寒扶正,乃预防外邪侵袭之良药,故选用之。
     (作者为全国名老中医)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