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县人民医院 郭俊田
病例:李某,女,70岁,左眼患青光眼,头疼一年有余,近日病情加重,眼红、眼痛、头痛视物不清。血圧140/7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眼压50。住院做手术,曾服降眼压药物不能控制;要求使用中医药协助降眼压,止痛。 诊见:患者左眼球结膜呈紫红色,疼痛难以忍受,视物模糊,只能看到30厘米以内的物体。脉弦舌质红,苔白而燥。此乃肝肺郁热,郁久则血瘀,血瘀则血脉不通,故眼圧升高而疼痛,球结膜红而紫暗。 治宜:清肝肺之热,活瘀止痛。 处方:当归12克,赤芍15克,红花12克,生地15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黄柏12克,鱼腥草30克,夏枯草穗30克,沙苑子15克,菊花12克,知母12克,延胡索12克,细辛10克,甘草10克。 共5剂,水煎二次混合,取澄清液分3次服,早、中、晚各服一次。 二诊:上药服5剂后痛止,左眼球结膜暗红色基本消退,眼压降至20。立即手术,术后恢复良好,达到一期愈合,但术后眼结膜仍红,照上方增损继服,服至一切症状消失。 患者前后共服中药30余剂,后来院复查,一切恢复正常。 按:凡青光眼患者,多是性情急躁、易暴易怒之人。眼属肝,白眼珠属肺。怒则伤肝,肝火妄动,则火邪上逆循经入目则眼红、眼痛、头痛,此乃肝肺郁热气滞,气滞血瘀,血瘀则血脉不通,不通则眼压升高而头痛、眼痛。 治疗时以当归、赤芍、红花活血化瘀通血脉;金银花、连翘、鱼腥草、黄柏清热泻火解毒;知母、沙苑子、夏枯草、菊花既补肝肾又清肝肺经之热而明目;延胡索、细辛清头目三阳之风而又镇静止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