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让云技术链接中医信息孤岛
如何把握好发展中医药的新机遇
新郑市人民医院解放路院区心血管内科四病区为流浪的智障患者撑起一个家
平脊疗法治疗脊柱病应用“三原则四方法”
乳腺增生和月经有关系吗?
1
11 1 2017年12月2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平脊疗法治疗脊柱病应用“三原则四方法”
 

平脊疗法治疗脊柱病应用“三原则四方法”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邓江海

      鲍铁周正在给学生讲解平脊疗法   张随山/摄

    鲍铁周是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颈腰痛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十一五”中医临床重点专科——颈肩腰腿痛科学术带头人,首批“河南省名中医”, 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洛阳正骨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保健局干部保健专家,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常委,河南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医德标兵,首批“洛阳市优秀名医”;曾担任电视剧《大国医》医学顾问。
    鲍铁周长期从事颈肩腰腿痛疾病的非手术治疗,尤其是在手法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脊柱相关疾病方面有独到之处。他主持及参与科研课题多项,其中主持完成的《牵弹三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于2008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并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适宜推广的全国首批百项诊疗项目之一。其学术思想与诊断思路有哪些特点呢?近日,记者专程来到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对鲍铁周进行了采访。
平脊疗法治疗脊柱病的“三原则四方法”
    “治疗脊柱病的方法叫平脊疗法!”鲍铁周说。该疗法是在继承平乐治筋疗法的基础上,根据脊柱生物力学原理,结合现代脊柱相关疾病发病特点,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平衡脊柱、治疗脊柱病的方法。其主要内涵包括脊柱的内外、整体、动静平衡3个平衡理论体系以及在此理论体系指导下的优值牵引、整脊手法、药物辨证施治和个体化功能锻炼4种治疗手段。鲍铁周称之为平脊疗法治疗脊柱病的“三原则四方法”。
    鲍铁周说,平脊疗法的内涵主要包括3个方面。第一,脊柱的稳定不仅取决于椎骨结构形态的完整和椎间盘生理功能的正常(内平衡),还依赖于脊柱周围的肌肉、韧带、筋膜以及胸廓、腹腔内压(外平衡)的协同作用。其中,任何环节(内平衡或外平衡)遭到破坏都有可能导致脊椎稳定性下降,引起脊椎周围的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功能平衡失调,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导致脊柱病的发生。第二,脊柱的4个生理弯曲对人体而言是一个整体,其中任何一段椎曲发生变化,都会使其相关联的一段椎曲产生代偿性变化。一旦失代偿发生,脊柱的整体平衡即被打破,从而引发脊椎稳定性下降,使脊柱功能平衡失调,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导致脊柱病发生。 第三,动静平衡是机体发挥正常功能的一个基本保证,具体体现在整个脊柱病的治疗、康复和功能修复中。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目前,在颈腰痛中心,平脊疗法已广泛应用于脊柱相关疾病治疗过程中!”鲍铁周说。平脊疗法通过牵引、手法、中药熏洗等治疗手段放松脊柱周围失衡的动力肌;通过整脊手法改变脊柱失衡的小关节,从而恢复脊柱生物力线;通过外用局部稳定来纠正的脊柱关节位置;最后通过个体化功能锻炼恢复脊柱周围动力肌的功能,最终达到病变的脊柱恢复到相对平衡的状态。该方法系统简便,效果确切。同时,平乐治筋手法亦强调,根据不同的病人、病情,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做到“辨证施法”“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以及根据病因分阶段治疗。
筋骨并重,动静结合
    “我们的特色疗法也很有效!”鲍铁周说。其中,一是平乐展筋丹揉药。即根据颈腰痛疾病的具体病情选取相应的穴位或疼痛反应点,将平乐正骨的传统药物展筋丹(粉末剂)涂抹于施治部位,同时施以特定的揉药与按摩手法,使药物与手法相结合,使病处毛孔张开,药物透过张开的毛孔进入体内,药物与手法同奏其效,直达病所。此法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等各种颈肩腰腿痛有较好的疗效。二是优值牵引法。采用该院自制的床头多功能牵引架,依据患者颈腰椎患者的年龄、病变的节段、不同的病理分型,给予优选的牵引角度、牵引时间、牵引重量对颈腰椎施以优值牵引治疗,以取得骨正、筋舒、痛消的治疗效果。此法可有效用于调整颈曲、扩大椎间孔、纠正小关节紊乱、解除小关节绞索,从而有效治疗各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小关节紊乱等颈腰痛疾病。三是平乐治脊手法。主要包括治筋手法和治骨手法。通过理筋、分筋、松筋手法,起到筋松、痛止的作用,再通过小角度旋转复位法、提拉推顶复位法、定点旋转复位法等整骨手法,起到骨正、痛消的作用。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共同奏效。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