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市人民医院解放路院区心血管内科四病区为流浪的智障患者撑起一个家 □徐亚丹
新郑市人民医院解放路院区心血管内科四病区有一群特殊的患者,他们没有家属陪护,没有亲人的关怀。他们曾经流浪街头,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他们都有智力障碍,更不能进行语言沟通。在这里,心血管内科四病区为他们提供吃、穿、住、用等。从2017年1月至今,心血管内科四病区共收治这样的患者 11人。 说实话,当初接收这些患者时,我们毫无头绪。患者全身又脏又臭,又有智力障碍,不能用语言交流,又没有家属陪护;有的患者在病房里大闹,有的患者会突然从病房里跑出去等。这给我们的工作增加很大的负担。 在这里,我想简单说一说28床的“无名氏”,也是我们的第一位特殊患者,他住院的时间最长。从2017年1月5日至今,共345天,都在心血管内科四病区里住,日常生活由我们照料。 他来到心血管内科四病区的时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面色晦暗、衣衫褴褛,浑身散发着一阵阵臭味。他平时总是穿着一件大外套,双手提着自己的裤子,脚上穿着破烂的鞋子。有时,他会在病房里大闹,突然从病房里跑出去。若是在夜班时,护士一个人值班,遇到这种情况会非常害怕,因为不知道接下来他会干什么。 刚开始,面对这样的患者,我们的工作无法开展。后来,经过护理部张主任指导,并对我们的工作进行了规划,促使我们对这种特殊的患者制订了简单的操作流程。我们决定先帮他“改头换面”,同事们都来帮忙,有的从家里带来衣服,有的带来鞋子,有的带来剃须刀,有的带来毛巾。保洁大叔也加入我们的行列,帮忙给“无名氏”修剪了头发。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帮助下,“无名氏”变成一个干净的小伙子。 发现大家都没有恶意后,他也微笑了。他不能言语,大家很苦恼;但他会做出一些动作,比如拍打肚子,是饿了;把水瓶拿起来,是口渴了等。医务人员会根据天气情况定期给他带来衣服。 值班人员每天都会主动给他订餐,并送到病房里。去年春节的时候,订不到外卖,护士就从家里带来饭菜让他吃;我们吃什么他就吃什么。我们每次送餐时,他总是对我们示意感谢。 后来,有一位护士说:“护士长,感觉咱们的28床吃胖了。” 医务人员每天都会去他的病房查房,看他有没有生病。一次,给他送饭的时候,医务人员发现他还没起床,告诉他该吃饭了。这时,他开始指着头部,医务人员问他是头痛吗?他一个劲儿地点头。我们立即告知医生,崔医生闻讯来到病房,经过检查发现他没有大碍。现在的他,非常配合我们治疗疾病,既不在病房大闹,又不突然跑出病房了。 看到现在的他,大家都觉得很欣慰。正是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科室才会出现这么温馨的场面。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懈努力,争取把护理工作做得更好。 (作者供职于新郑市人民医院解放路院区心血管内科四病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