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让云技术链接中医信息孤岛
如何把握好发展中医药的新机遇
新郑市人民医院解放路院区心血管内科四病区为流浪的智障患者撑起一个家
平脊疗法治疗脊柱病应用“三原则四方法”
乳腺增生和月经有关系吗?
1
11 1 2017年12月2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让云技术链接中医信息孤岛
 

让云技术链接中医信息孤岛
本报记者 李 季  通讯员 冯建民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慢性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通过保养身体来促进身体健康。于是,中医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中医在线咨询、中医药线上线下服务越发火爆起来。在互联网时代,传统中医药正在不断探索新的传承、发展、创新模式。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2月11日,开封市第二中医院院长王永刚看到一款手机有中医诊脉APP(手机第三方应用程序)。试用后,这对王永刚的触动颇大:“中医讲究阴阳五行、辨证施治。中医药学本身就是一套严密的逻辑基础和数据模型,这恰好符合人工智能的需要。随着医疗健康大数据成为一种趋势,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智能化或将成为中医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中医云技术的支撑点是大数据,云数据的运用目的就是推进中医智能化发展。中医医疗机构在这方面有诸多优势,但是现在出现的许多关于中医药的APP缺乏真正中医数据和临床验证的支撑,而只能成为‘玩具’。”河南省名中医刘静宇说,“中医传统的理念和各个门派之间的‘壁垒’,影响了中医药大数据的进一步融合。”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医云技术及智能技术应用势在必行,但是结合中医的特点,尤其是中医医疗机构要勇于迈出第一步,也就是打破‘壁垒’。”开封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齐洪喜说。中医医疗机构内部可以先通过收录中医古籍、病案、方剂以及知名中医的诊疗思想、辨证逻辑和处方经验进行整合,形成在线的辅助学习和辅助诊疗系统。利用这一平台记录老中医诊病的全过程、复诊患者历次病情变化及处方药味的加减,并辅以智能化分析,方便对老中医经验进行挖掘、整理。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解决中医传承问题,比如临床数据数量小、收集困难等问题。截至目前,开封市中医院及开封市第二中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已经初步具备这样的功能。
    此外,除中医诊疗外,中药煎制也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齐洪喜指出,煎药过程也可以大胆尝试计算机集中控制和管理;实现从电子处方的自动接收、浸泡、煎煮、包装、发药等环节信息的全过程计算机传递与控制。中药饮片从医院药房进入流水线,进行定时投放和煎煮,使煎煮的时间更加精确、规范,煎出来的药才能质量更好,以方便患者及时服用。
    如今,远程诊疗这一就医观念已经随着医联体建设深入人心。中医远程问诊或者中医智能化穿戴设备及便携化诊脉设备能否辅助中医画出更大的诊疗服务“半径”呢?

让中医信息孤岛飞上“云”端

    “要解决这些问题,云技术是主要推动力。”开封市中医院院长庞国明表示,在“互联网+中医药”的大趋势下,云技术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武器”。谁抓住了“云”,谁就站在了中医药行业的前沿。
    据记者了解,在分级诊疗及医联体就医模式下,综合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将个人健康管理信息、健康档案信息等上传至云端,加之远程诊疗让患者在社区就能享受顶级医疗服务;云技术能够提供综合分析病情、24小时健康数据监测等,这些在今后都将成为“家常便饭”。“我们已经在心电远程诊疗中进行了有益尝试,并且造福于患者,中医药如果能够占据云端,更多的患者将能够享受到中医药的特色服务。”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崔巍从中医医院调到综合医院之后,对中西医在智慧医疗发展中进行对比之后,感触更深:“在这个时代,要想充分挖掘并实现患者潜在需求,必须利用好信息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常规,给患者带来高效、便捷的就诊体验。”
    “目前,中医药这一巨大蛋糕的互联网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市场前景空间大。”庞国明认为,云技术正在给中医药行业带来“洗脑”式的观念转变,同样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原有的医疗模式。这必将促使医院与医院之间、医生与医生之间、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息孤岛有效地链接起来,提升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此外,利用云技术,借助智慧医疗平台和大数据技术,将中医健康管理新模式全面覆盖个人生活,将会助推中医药服务大幅升级。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