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旸 通讯员 华小亚
“快跑,别管我!”喊出这句话的是在急救路上跌倒的护士孙祝艳,她在跌倒后仍坚持守护的是一位孕妇。 7月10日9时3分,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繁忙的周一接诊,在接到一通求助电话后,骤然提升了速度。 “急诊科吗?来超声科三区一下,这儿有一个孕妇宫内孕37+4周、子宫破裂、测不到胎心,需要紧急抢救!”放下电话,当值的急诊科护士孙祝艳立刻通知相关科室医生,并加速准备急救用品,然后直奔现场。几乎在同时,产二科主任唐素华、值班住院医师和当班护士、正在出门诊的产科主任许雅娟等十多位医务人员,在接到增援急救电话后,都快速赶到了门诊超声科,参与抢救。 面对孕妇突然变化的病情,孕妇家属手足无措,紧张地看着血压和脉搏都无法测到的至亲。9时7分,跑步赶到孕妇身旁的孙祝艳和同事们一起,迅速建立起两条静脉通路并加压输入液体。此时,患者的心电监护数据显示:血压120/7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斯卡),脉搏细弱可及。 “开放绿色通道,迅速进行急诊手术!”许雅娟一声令下,十几双手一起推着患者穿越院区和走廊,奔向手术室。 谁料,孙祝艳忙中不慎,一个踉跄跌倒在地,摔伤了腿,无法起身。她连忙喊道:“快跑,别管我!”于是,身边的同事顾不上扶起跌倒的孙祝艳,继续推着孕妇向手术室奔去。 与此同时,产科、麻醉科、手术室、医务部的医务人员等,已经准备就绪。不到10分钟,孕妇被成功转运至手术室。最终,手术成功。 医务人员术后得知,患者已经有两个孩子了,且两次生产均是剖宫产。这次因为缺乏风险意识,在怀孕间隔时间短、不宜妊娠的情况下她再次怀孕,增加了高危妊娠风险。这次,她出现紧急情况后才转院至河南省妇幼保健院,而路上的颠簸也加剧了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