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人体有6个救命穴位
死抠细节得真意
从瘀论治鼻窒
辨病因治带下病
结节性痒疹治疗心得
小儿遗尿 针灸治疗效果好
夏季感冒试试西瓜番茄汁
1
11 1 2017年6月27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从瘀论治鼻窒
 

从瘀论治鼻窒
□赵彦秋

    鼻窒是指以长期鼻塞、流涕为特征的慢性鼻病,是以鼻塞时轻时重,或双侧交替性鼻塞,甚至不闻香臭,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丁某,男,40岁,工人。患者双侧鼻塞、嗅觉减退、伴头昏头胀数年。自幼鼻塞多涕,久治不愈。初为单侧,两鼻交替,时轻时重,初用西药滴鼻剂之类有效,滴之即通,后用无效,鼻塞呈持续性,鼻涕黏稠黄浊,其量较多,嗅觉迟钝。鼻内堵塞闷胀,讲话鼻音较重,睡觉时张口呼吸,头昏头胀,伴耳鸣、记忆力下降,咽喉如有物梗阻。曾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术后不久诸症如前,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故求助于中医诊治。
    检查:鼻腔黏膜暗红,鼻甲肥厚色暗,触之硬实,呈桑椹状,中鼻道内见黄黏性分泌物。舌质红有瘀点,舌下静脉怒张,脉弦细。
    诊断:鼻窒,气滞血瘀型。
    治则:行气活血,化瘀通窍。
    方药:通窍活血汤合苍耳子散加减。桃仁、红花、丹皮、赤芍各12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生山楂30克,怀牛膝30克,葛根20克,石菖蒲10克,丝瓜络20克,苍耳子9克,辛夷12克,白芷15克,薄荷6克,甘草3克。6剂,每日1剂,水煎400毫升,早晚分2次温服。
    外治:针刺印堂穴、双侧迎香穴、百会穴、合谷穴。自制鼻炎灵(苍耳子、香油熬制)滴鼻,每次4滴,每日3次。
    45天后复查,鼻腔黏膜淡红,鼻甲肥厚色红柔软,通气良好,临床治愈。
    按:《内经》中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宗气上出入于鼻而为臭”。鼻病日久,邪毒留滞,以致气血运行受阻,久致气滞血瘀,肌膜肿胀,鼻甲暗实,而呈鼻窒持续不减等;浊邪阻滞脉络,蒙蔽清窍,故头昏耳鸣,记忆力下降;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脉弦涩为气滞血瘀之证。治用通窍活血汤合苍耳子散活血化瘀通窍,使瘀阻之血得化,壅滞之气得行,气血既和,脉络畅通,鼻气通利。
 (作者供职于濮阳市中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