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 可查看PDF版
|
|
用药谨防不当“混搭” |
|
夏季来临,人们使用防晒霜的频率逐渐升高。前不久,王女士因喷完驱蚊液后涂抹防晒霜,大腿和手背上出现过敏红肿现象,还发生了昏厥。这是怎么回事呢? 驱蚊液的主要成分是避蚊胺和酒精,而防晒霜中含有二苯甲酮。大量的避蚊胺、酒精和二苯甲酮混合,高温下会促进皮肤吸收这些化学成分,引发过敏反应。过敏反应严重者,通常是过敏体质的人。一般人正常涂抹防晒霜、驱蚊液,不太可能引起毒性反应。对这种情况引起的过敏反应,基层医务人员应当留心并注意观察。 在使用防晒霜、驱蚊液的时候,要掌握正确方法:先涂抹防晒霜,间隔半小时以上,待皮肤吸收后再喷驱蚊液;防晒霜和驱蚊液不要在同一部位使用。 此外,对于一些药物的不当搭配,基层医务人员在用药过程中也应当注意避免,防止出现不良后果。 碘酒中的碘会与红药水中的汞发生反应,形成碘化汞,沉着在皮肤表面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严重者可造成碘化汞中毒。 含朱砂的方剂和中成药(如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柏子养心丸、安神益脑丸、补肾益脑丸等),不能与含有溴化物和碘化物的西药同用,如三溴合剂、碘化钾合剂、复方碘溶液等。朱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硫化汞,而硫化汞在胃肠道内遇溴化物、碘化物反应会生成强烈刺激的溴化汞和碘化汞,有可能引发药源性肠炎。 复方感冒药如泰诺、快克等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遇到蜂蜜(蜂蜜呈酸性)会使对乙酰氨基酚发生水解反应,减弱退烧作用。用蜂蜜送服感冒药是不科学、不可取的做法,感冒药应该用温开水送服。 儿童要服用小儿专用感冒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和颗粒剂。 (吴迪 文/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