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 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 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 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 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 林
 
第七版:临 证
 上一版    下一版  
哮喘的辨证治疗
治疗结节性痒疹心得
益气养血润肠汤 治疗老年性便秘
辨病论治并非依附于辨证论治
温补肾阳治疗口疮
分型治疗急性喉关节炎
1
11 1 2016年11月1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哮喘的辨证治疗
 

□郭俊田

    哮和喘的病因基本相同,但是症状各异。
    哮是一种发作性疾病,多因患者幼时禀赋不足、体质虚弱感受风寒之邪,侵袭肺系经久不愈所致,多在深夜或晨间气温低时发作,喉中痰鸣,如水鸡声,屡发屡治。12岁以后,患者身体强壮多不再发病。但是,患者如果体质较差或治疗不彻底,受天气变化或吸入某些粉尘异物,就会发病,甚至延续至老年。也有成年人夏季在野外劳作时遭受暴风雨袭击,或暴食寒凉之物而发病。如果初次发作的季节是夏季,就会多在夏季复发;如果初次发作的季节是冬季,就会多在冬季复发。发作时,以呼吸困难、急促,喉中有痰鸣如低声吹哨鸣音(或称水鸡声鸣音)为特征,故称哮。
    喘,也称气喘,多因风寒或风热侵袭肺系,或食用寒凉之物伤脾损胃,痰湿内盛,痰浊上逆,阻塞肺气而发。该病以呼吸急促而喘为特征,严重时会导致心、肺、脾、肾阳虚。患者喘气急促而不能平卧,稍微活动就会心慌气喘、张口抬肩。古人对哮、喘各有论述。后世医家把哮与喘合称为哮喘。笔者在临床上发现,哮兼有喘的症状,先有哮,继发喘者较多,也有哮与喘同时发病。患者如果哮与喘同时发作,不能平卧,只能端坐呼吸,呼吸急促,两眼直视,头身出汗,持续用药却病情不能缓解,是呼吸衰竭的先兆,易危及生命。哮之病变多发生于上呼吸道;喘之病变则上下呼吸道皆可发生。亦有喘而兼咳嗽咯痰者,其症状符合现代医学所说的“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因感受风寒痰湿之邪,阻塞肺之气道而喘,久治不愈,出现喘咳、咯痰、心悸症状,符合气管炎并发肺气肿的症状。心、肺、脾、肾气虚,说话时气息不能接续,动者心悸气喘、张口抬肩,为肾不纳气,符合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症状。颜面和下腹部以及双下肢水肿,为水气凌心,符合心力衰竭的症状,此时较为严重。
哮喘的治疗
    寒痰阻肺哮喘:遇寒而发,喘咳,有痰,痰清稀白而黏或带泡沫,喉中痰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甚至胸高气喘,两侧肋间凹陷,胸骨柄隆起,面色晦滞而暗淡,口淡无味、不渴,遇寒冷天气则病情加重;或兼有表证而恶寒。X线胸肺片提示肺纹理增多,被医生诊断为哮喘性气管炎。脉浮紧或浮滑,舌苔白薄,或薄腻。
    治疗:温肺散寒,祛痰止哮喘。方用小青龙汤加减。
    处方:麻黄12克,桂枝12克,细辛6克,半夏12克,五味子12克,厚朴10克,杏仁10克,苏子10克,葶苈子10克,炙款冬花15克,白果12克。每剂水煎3次,取澄清液约1200毫升,每次服用300毫升,每日4次。
    风热或痰浊化热哮喘:呼吸急促,喉中有哮鸣音如水鸡声,声音响亮,哮喘发作时兼有呛咳,咯痰色黄稠黏,咯痰不利或难以咯出,兼有表证者,发热而微恶风寒。X线胸肺片提示肺纹理增多或兼肺部某处有阴影,被医生诊断为慢性气管炎并发肺内感染。脉浮滑舌质红,苔薄黄(若患者哮喘兼咯痰治疗无效,长期时不时发热,或不定时咯血丝痰,应与肺结核或肺癌相鉴别)。
    治疗:清热宣肺,化痰定喘。方用定喘汤加减。
    处方:炙麻黄12克,白果12克,杏仁12克,半夏10克,桑白皮15克,海蛤粉30克,黄芩20克,鱼腥草60克,金银花30克,炙紫菀20克,细辛10克,琥珀6克,甘草10克。每剂水煎3次,取澄清液1200毫升左右,每次服用300毫升,每日服用4次。要日夜服用,服完后再煎服第二剂。
    虚证哮喘:多见于年老久病、形体虚弱者,素有哮喘发作,易出汗,气短乏力,易受风寒,呼气多、吸气少,动者心慌气喘,喉中有痰鸣音,或咳嗽无力,咯痰不爽或无力咯出(应当心黏痰阻塞气管而造成窒息),语音低微,或口唇和指甲青紫,脉虚无力,舌质紫暗。现代医学称之为心力衰竭,呈缺氧状态。X线胸肺片提示左右心界扩大。
    治疗:补心肺肾之阳,益气降逆止喘。方用生脉散合益气复脉汤加减。
    处方:人参15克,麦门冬15克,五味子15克,黄芪60克,沙参20克,川贝母20克,白术12克,苏子10克,炙款冬花15克,鹿茸10克(研细后分次冲服),炙甘草30克。每剂水煎3次,取澄清液约1200毫升,每次服用300毫升,每日服药4次。要日夜服用,服完第一剂后再煎服第二剂。
    若心慌气喘,动辄喘得厉害,颜面和下眼睑肿胀如卧蚕,下腹肿胀,双下肢水肿发凉,语音低微,或口唇、舌、指甲青紫,则为危候。
    治疗:益气温阳利水。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真武汤加减。
    处方:炙麻黄12克,制黑附子30克,细辛10克,人参15克,黄芪60克,麦门冬15克,白术20克,云苓30克,五味子15克,鹿茸10克(研细后分次冲服),炙款冬花15克,炙远志15克,葶苈子15克,田三七12克,牡蛎50克,炙甘草30克。水煎3次,取澄清液约1200毫升,每次服用200毫升,每小时服用1次,要日夜服用,服完第一剂再煎服第二剂、第三剂,直至病情好转,之后再根据病情加以调理。
    (作者为中华医学会会员,从事中医工作60多年,擅长应用中医疗法治疗疑难杂症;著有《杂病论治》《越千玉壶金方》《郭俊田医案》等书)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