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卫生文化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五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肝硬化的早期信号
干眼症的预防与治疗
反复鼻塞流涕 当心过敏性鼻炎
除药物治疗外 高血压患者还需注意生活方式
家庭应急处理口腔疼痛法
藏在手术室温度里的学问
心跳失控 警惕房颤引发中风
1
11 1 2025年10月14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肝硬化的早期信号
 


□孙玉莉

 

   肝硬化早期症状隐匿,易被忽视,待症状明显时多已至中晚期。其实,及时注意身体发出的信号,能为治疗争取时间。​
    皮肤是肝脏健康的“镜子”​
    面色暗沉、“肝病面容”:肝细胞受损致代谢功能下降,体内毒素无法及时排出并堆积,使面部皮肤暗沉、失去光泽,部分人还会出现黄褐色斑块,眼周皮肤伴水肿、发黑,且这种暗沉不会因护肤或休息改善。若发现自己的面色长期无光泽,尤其是有肝脏基础病时,需警惕。
    蜘蛛痣与肝掌:蜘蛛痣直径通常为1毫米~5毫米,中心红点周围有细小红丝,常见于面、颈、胸、臂等部位。用手指按压,红点和周围血管会瞬间消失,松开后又快速恢复。肝掌则是手掌大鱼际、小鱼际部位呈均匀的淡红色,按压后颜色变浅。二者均因肝脏灭活雌激素能力下降、雌激素蓄积刺激毛细血管扩张所致。约70%的早期肝硬化患者会出现上述情况。
    要注意区分消化系统不适与肝脏问题
    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肝细胞受损致胆汁分泌减少,脂肪消化能力减弱,使得患者明显不想吃油腻食物,如看到红烧肉、油炸食品就恶心,进食后还会腹胀、嗳气,大便常不成形或黏腻。很多人会自行吃胃药。若服药1周~2周无改善,需排查肝脏问题。
    反复乏力、易疲劳:这种乏力不同于劳动后的疲惫,即使睡够8小时,仍感觉身体沉重、提不起劲,甚至走几步路都觉得累,伴精神不振、注意力难以集中。若持续超2周,且无感冒、贫血等症状,需警惕肝脏代谢异常。
    腹部隐藏的危险信号
    右上腹隐痛或胀痛:肝脏位于右上腹。当肝细胞出现炎症、纤维化时,肝脏包膜受牵拉,会引发轻微隐痛或胀痛,疼痛程度类似“岔气”,但多为间歇性,常在劳累、情绪激动或饭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不明显。别以为这是胆囊问题,有脂肪肝病史者尤需重视。
    轻微腹水迹象:少数早期患者会出现少量腹水,表现为穿裤子时感觉腰围变紧,腹部轻微膨隆,用手轻按腹部两侧,能感觉到轻微的“波动感”,平躺时可能发现腹部两侧高低略有不同。这说明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已下降,需尽早做腹部超声检查。
    其他易被忽视的信号
    牙龈出血、鼻出血:刷牙时,稍用力就会出血,或晨起时发现牙龈有血丝,鼻出血也比以前频繁,且出血后需按压5分钟以上才能止住。这是因为肝细胞受损,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凝血功能下降所致,频繁发作且无牙周炎、鼻炎等问题时,需考虑肝脏问题。
    体重不明原因下降:在没有刻意节食、运动的情况下,1个月~2个月内体重不明原因下降3公斤~5公斤,且伴随食欲差、乏力。这是因为肝脏代谢差,营养吸收不足,身体处于慢性消耗状态。需警惕肝硬化早期。
    如何及时排查与预防
    高危人群(有乙肝、丙肝、脂肪肝等基础病,或长期饮酒、熬夜、服用损伤肝的药物者)6个月~12个月做一次肝脏专项检查。肝功能检查需空腹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肝脏形态,肝纤维化四项能评估肝脏纤维化程度,必要时可做肝脏弹性成像,让医生精准判断是否有早期肝硬化。
    预防需从日常生活入手:少喝或不喝酒;乙肝、丙肝患者需遵医嘱按时服药;体重超标者每周运动3次~5次,每次30分钟,控制体重;服药前咨询医生,不要随意吃保健品,减少肝脏损伤。
    (作者供职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