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萌
花生,又称“长生果”“落花生”,既是常见的餐桌美食,也是一味兼具食补与药用价值的中药材。 中医认为,花生性平,味甘,归脾经、肺经,具有健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气血的功效,被誉为“平民补品”。《本草备要》记载:“(花生)补脾润肺,治脚气、妇人白带。”《药性考》记载:“(花生)炒熟食开胃醒脾,清油煎服治肠风下血。” 主要功效 健脾养胃 改善食欲不振、腹胀乏力,尤其适合脾虚者食用。 润肺止咳 缓解肺燥咳嗽、咽干痰少(如秋季燥咳)。 补血止血 花生衣(红色皮)能补益气血,促进血小板生成,辅助改善贫血、紫癜等证。 润肠通便 花生富含油脂,可以缓解肠燥便秘。 食疗应用 花生既可以单用,也可以与其他食材配伍。 贫血体虚——花生衣红枣汤 材料:花生衣(干品)10克,红枣5枚,红糖少许。 做法:所有材料煮水,代茶饮。 功效:补血止血、益气养血,改善面色苍白、头晕心悸。 肺燥咳嗽——百合花生粥 材料:花生30克,百合15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花生去壳,再与百合、粳米煮粥食用。 功效:润肺止咳,适合秋燥干咳、失眠多梦者食用。 泛酸呕吐——花生小米粥 材料:花生20克,小米100克,食盐适量。 做法:将花生去壳、捣碎,与小米一起熬粥,最后加适量盐调味。 功效:和胃止呕,缓解胃寒泛酸、妊娠呕吐等症状。 乳汁不足——猪蹄花生汤 材料:猪蹄1个,花生50克,黄芪10克。 做法:将花生去壳,备用;锅内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猪蹄、花生、黄芪,饮汤吃肉。 功效:补气血、通乳络,适合产后气血虚弱者食用。 注意事项 适量摄入花生 过量摄入花生,容易导致肥胖或血脂升高。每日花生的总摄入量不应超过20克。 忌食霉变花生 霉变花生含黄曲霉毒素(致癌物),即使剔除坏粒,毒素仍可能扩散。 体质偏颇者慎用花生 湿热体质(口苦、舌苔黄腻)者应少吃花生,以免助湿生热。血瘀体质(舌质紫暗、痛经有块)者应慎用花生衣,因其活血力弱,可能加重瘀滞。 烹饪方式 水煮或清蒸最佳,避免油炸、盐焗(加重燥热或钠的摄入量)。 花生虽然平凡,但是集美味、营养与药用于一身。中医讲究药食同源,日常适量食用花生,或搭配其他食材,可以调养身体,但是需要根据自身体质与需求,避免盲目进补。 (作者供职于开封市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