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阵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秦伯未妙用炙甘草汤
循骨探疾:夏商时期中原先民健康状况探析
《保生要录》中的养生智慧
尹氏理气解郁学术流派传承渊源
餐桌上的中药之四十 花生
1
11 1 2025年9月25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秦伯未妙用炙甘草汤
 

□毛德西

 

   1964年中秋节,著名中医秦伯未来河南讲学,当时任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的李振华有机会与他相处交流。
    秦伯未用炙甘草汤化裁治疗脉结代、心悸,效果显著。细查其用药,发现方中桂枝仅用两三克,不解其故,请秦伯未赐教。秦伯未说:“心病虚证,在病机上要分心阴虚和心阳虚。阴虚则阳亢,阳亢则动,多见心动过速;阳虚则阴盛,阴盛则静,多见心动过缓。脉结代、心悸是心阴不足、阴损阳弱、虚阳浮动。心阴虚则心脏早搏,心阳虚则血不冲脉,而见结代。治疗当在补心阴的基础上资助心阳。用桂枝之意,是在配伍党参以助心阳,故剂量不宜过大,两三克即可。根据心阳虚的微甚,脉搏出现偶发性结脉,可以用2克;频发性代脉(即二联脉、三联脉),可以用3克,再配合宁心安神之品,效果更好。”
    秦伯未对医理的分析,经方的运用,出神入化,令人叹服。此后,李振华用秦伯未化裁的炙甘草汤治疗多例脉结代、心悸患者(心电图诊断为室上性期前收缩),效果较好。其处方为:红参(先煎,或党参)、麦冬、生地、阿胶、桂枝、丹参、茯神、远志、枣仁、节菖蒲、炙甘草。
    回看《伤寒论》第177条炙甘草汤的组成:生地、麦冬、麻子仁、阿胶,这4味药为滋阴养血之品,用量较大;而益气温阳之药,人参、桂枝、生姜、大枣的用量相对较少。显然,原方重在滋阴养血,滋阴之力远胜于温阳。正如秦伯未在《谦斋医学讲稿》中说:“心脏以血为体,以阳为用。”炙甘草汤所针对的脉结代、心悸,实为阴血亏虚、心失所养所致。
    岳美中曾指出,在炙甘草汤中,阴性药与阳性药之比为7∶3,即七分滋阴药,三分温阳药,也更加说明了原方侧重滋阴的特点。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好比水干了船会搁浅,想开船,得先用水让船浮起来(滋阴),然后再稍微来点儿风(温阳),船就能走了。
    在深刻理解心脏病的病机后,再回看李振华所化裁的处方,将原方去掉麻仁、生姜、大枣,加丹参、节菖蒲、茯神、远志。李振华认为,原方偏重滋阴温通,而活血安神之力稍弱,加入丹参既能活血又能养血;石菖蒲、远志、茯神,则开窍宁心、安神定悸。如此化裁,既紧扣心脏病“阴血亏虚、神不守舍”之核心病机,也更加符合现代人“阴亏血弱、虚烦少寐”的体质特点。
    秦伯未、李振华对炙甘草汤的运用启示我们,治疗心脏病,特别是阴血亏虚所致脉结代、心悸者,应以滋阴养血为根本,少佐温阳药,切勿滥用温燥药物,配伍灵活,方可得效。
 (作者系全国名中医)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