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利娜
在重症医学领域,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性复合外伤的救治,无疑是一场极具挑战性的“生命保卫战”。这类患者病情复杂且凶险,身体多个重要系统同时受损,救治过程涉及多方面精密操作与协同配合,医疗资源消耗远高于单一器官损伤,对重症医学综合实力提出极高的要求。 入院紧急干预 当此类患者被送入重症监护室时,这场“生命保卫战”便正式打响。稳定生命体征是首要任务,其中呼吸支持尤为关键。医务人员会迅速实施气管插管,提供稳定的呼吸支持。同时,配合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减轻患者不适,避免躁动引发二次脑损伤,为后续治疗筑牢基础。监护仪上的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等指标,是实时反映患者生命状态的重要参数,医务人员会据此精准调整呼吸机参数,维持机体氧气供需平衡。 颅脑手术配合 多发性肋骨骨折伴气胸是这类患者常见的棘手问题。此时,重症医学科需要和普外科或胸外科进行会诊,及时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这一操作能有效释放胸腔内高压,稳定呼吸循环,为颅脑手术创造有利条件。对存在严重硬膜下血肿、多发性脑挫裂伤的患者而言,这样的前期准备尤为关键。 术后综合治疗 患者转回重症监护室后,医务人员会借助多种先进手段对脑水肿进行综合监测与精准治疗。术中置入的颅内压监测探头会实时传递颅内压力变化信息,为判断脑组织受压情况提供直接依据。一旦颅内压异常升高,医务人员会迅速使用甘露醇等脱水药物,缓解脑水肿,减轻脑组织压迫。亚低温治疗通过维持适宜体温,降低脑组织代谢需求,促进脑功能恢复正常;脑氧实时监测可以确保神经细胞能量供应,保障脑组织正常生理功能;经颅多普勒检查可以探测脑血管血流速度变化,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则精准调控镇静深度,既避免脑功能过度抑制,又防止镇静不足引发的颅内压波动。 其他并发症防治 对于因多发性肋骨骨折导致连枷胸而影响呼吸的患者,肋骨固定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通过手术恢复胸廓的稳定性,可以有效改善呼吸功能,帮助患者摆脱呼吸困境。在治疗过程中,输血支持不可或缺,输血科提供的悬浮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等会被精准输注,维持患者凝血功能与循环系统稳定,为治疗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此外,术后患者因长期卧床,下肢活动受限、血流缓慢,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肺栓塞危及生命。医务人员需要采取定期下肢气压治疗、使用弹力袜等预防措施,密切观察下肢有无肿胀、疼痛,必要时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以早期发现并采取抗凝、溶栓等治疗。同时,患者长期卧床使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困难,容易引发肺部感染,导致咳嗽、咯痰、发热,加重呼吸衰竭症状。医务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状况、痰液性状,进行痰培养等检查,及时发现并采取抗感染治疗措施,助力患者康复。 重型复合外伤治疗的关键,在于从复杂病情中理清头绪、整合资源,以科学精准的方式为患者争取生机,让生命在重症医学的守护下重新焕发生机。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