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俊丽
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开始意识到科学育儿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如何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与技能?家长要了解儿童不同年龄段的发育特点及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养育照护措施,方能使我们的宝宝健康成长。 各年龄段发育特点 新生儿期 精细动作,持续手握拳;大动作,仰卧抬头1秒~2秒,伸展脊柱从侧卧位到仰卧位;视觉,喜欢看人脸、图片,对光有反应等;听觉,惊跳反射、眼睑反射、觉醒反射。 婴儿期 3月龄:精细动作,注视双手、胸前玩手、抓拨物体;大运动,抬头45度、自由旋转;语言,逗笑;情感,看清人脸。 6月龄:精细动作,单手活动伸手过身体中线;大运动,反翻身/双手支撑坐,扶站上下跳;语言,“咿呀”学语;情感,家人离开有反应。 9月龄:精细动作,捏起小物体;大运动,坐稳、爬行、扶物站立片刻;语言,听从成人指令会指物;情感,惧怕陌生人、陌生环境。 12月龄:精细动作,转动手、会拿勺子和笔;大运动,独自站立/扶走;语言,乱语、叠词、姿势表示;情感,对新鲜事物的出现会惊奇。 幼儿期 1.5岁:精细动作,搭2块~3块积木,脱袜子;大运动,弯腰捡物;语言,会说15个字~20个字;情感,知道妈妈离开会再返回。 2岁:精细动作,用杯子喝水、模仿画圆和垂线;大运动,跑、倒退走;语言,会说2个字~4个字的短语;情感,共情、自我意识。 2.5岁:精细动作,模仿搭桥、用餐具;大运动,单足站立1秒~2秒,原地并足跳;语言,表达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情感,伙伴关系。 3岁:精细动作,会使用“工具性玩具”;大运动,上下楼梯/单足跳;语言,掌握简单语法,会话性言语发展;情感,可表达情绪和愿望。 根据发育特点 游戏推荐 新生儿期 乖宝宝歌谣:双手抱着宝宝,注视宝宝的眼睛,和宝宝说话。 追视玩具:把玩具放在宝宝正前方大约20厘米处,吸引宝宝注意,再慢慢移动玩具,让宝宝慢慢转头追视。 趴一趴:在两次喂奶之间与宝宝玩趴一趴,先让宝宝处于仰卧位,两只小手放在下巴下方起到支撑头的作用,家长用玩具在宝宝头的前方逗引宝宝注意。 安抚宝宝:家长轻轻地安慰、抚摸和拥抱宝宝,尽可能地与宝宝进行皮肤接触。 婴儿期 表达关爱:宝宝有需求时,家长要及时做出回应。 手指歌谣:家长手拉着宝宝的小手,边做边说。 躲猫猫:家长用手绢轻轻蒙住宝宝的眼睛,问“宝宝,妈妈在哪里呢”。 爬行比赛:家长在宝宝头部前方放一个吸引他的玩具,鼓励宝宝爬行并够取玩具。 “小猫,喵喵”:家长拿一张小猫的图片给宝宝看,一边指着图片一边说“小猫,喵喵”。 扮鬼脸:6月龄后,宝宝开始“咿呀”学语、观察家人的表情,家长可以通过嘟嘴、扮鬼脸等表情吸引宝宝注意。 幼儿期 踢皮球:家长和宝宝一起玩儿滚球、踢球等,边玩边交流。 找一找:当宝宝自己玩小汽车时,家长可以说“看,小汽车在哪里”。 读一读:和宝宝一起看书,鼓励宝宝大声朗读,注意观察宝宝是否对图书感兴趣。 搭积木:取颜色、大小、形状不同的积木,按不同的方式开展游戏。 画一画:鼓励宝宝在纸上自由涂鸦,并观察“宝宝画的是什么”。 过家家:家长可以根据养育情境设定游戏内容,通过角色扮演、模仿等形式展开。 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精心呵护与陪伴,而优质的陪伴和照护对于儿童早期发展更加重要。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驻马店市妇幼保健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