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邶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吃一点儿东西,肚子就会胀得难受。这可能是脾胃运化失常发出的信号。脾胃在人体中扮演着“后天之本”的重要角色,负责消化、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一旦脾胃运化功能出现问题,身体就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以下是脾胃运化失常的典型表现。 食欲不振 正常情况下,人体在饥饿时会产生食欲,进食后会有饱足感。但当脾胃运化失常时,食欲会受到明显影响。患者往往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即使面对自己喜欢的食物,也提不起兴趣。这是因为脾胃功能失调,无法正常地将食物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身体的饥饿感得不到有效满足,进而导致食欲下降,而且由于脾胃运化无力,胃内食物不能及时被消化和排空,残留在胃内的食物会让胃产生饱胀感,进一步抑制食欲。 腹胀腹痛 腹胀是脾胃运化失常常见的症状之一。当脾胃不能正常运化食物时,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容易发酵产生气体,引起腹胀。患者常常感觉腹部胀满,尤其是在进食后,还可能伴腹痛,这种腹痛多为隐痛或胀痛,位置多在中上腹部或脐周。腹痛是因为脾胃运化失常导致胃肠蠕动紊乱,胃肠内的气体和液体不能顺畅运行,刺激胃肠壁而引起疼痛。 大便异常 脾胃运化失常会引起大便性状改变。患者可能出现大便稀溏情况。这是因为脾胃虚弱,不能很好地吸收和转化食物中的水分,导致大便中水分过多,质地稀薄,甚至出现水样便,也可能出现便秘的症状。当脾胃运化失常时,肠道的蠕动功能也会受到影响,食物残渣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过度吸收,使大便变得干结,难以排出。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大便不成形、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等异常情况,这都与脾胃运化失常密切相关。 身体消瘦或肥胖 脾胃运化失常对体重也会产生影响。如果脾胃虚弱,不能很好地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能量和营养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就可能出现消瘦情况。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在饮食正常甚至食量增加的情况下体重逐渐下降,这是因为身体无法有效地利用摄入的食物来合成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相反,如果脾胃运化失常导致水湿内停,身体内的水分代谢出现紊乱,多余的水分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就会堆积在身体的某些部位,如腹部、四肢等,从而引起肥胖。这种肥胖往往表现为虚胖,即身体看起来比较臃肿,但肌肉松弛,缺乏弹性。 面色萎黄或晦暗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运化正常,气血充足,面色才会红润有光泽。脾胃运化失常时,气血生成受到影响,无法为面部肌肤提供足够的营养,就会导致面色异常。患者可能会出现面色萎黄的情况,这种黄色是气血不足不能上荣于面所致,给人一种没有精神、营养不良的感觉。患者也可能面色晦暗,缺乏光泽,这是因为脾胃运化失常导致身体内的毒素不能及时排出,堆积在体内,影响气血运行和面部肌肤的新陈代谢。 如果出现上述脾胃运化失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专业的检查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脾胃功能,让身体更加健康。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枣庄市中医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