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中医药周刊·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中医药周刊·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中医药周刊·杏林
 
第七版:中医药周刊·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针灸配合足浴治疗耳眩晕
利用卫气理论治疗反复咳喘
李振华治疗心系疾病验方(之一)
升麻鳖甲汤合升陷汤治疗妇科疾病
针刺治疗肘关节扭伤
中医治疗脑鸣验案
1
11 1 2025年5月22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针灸配合足浴治疗耳眩晕
 


□赵彦秋

患者阵发性眩晕,并伴有耳鸣2个月,因琐事与家人争吵后突然头晕,伴左耳蝉鸣、听力下降,约1小时后可自行好转。2个月来,患者每因情绪波动或心情不好时便会头晕发作,短者几分钟,长者数小时,甚是苦恼,曾在某医院被诊断为梅尼埃病,经过药物治疗后并无明显好转。患者寻求中医药治疗。
诊见:患者眩晕伴耳鸣、耳聋,寐少多梦,情绪急躁,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诊断:耳眩晕。
证属:肝阳上扰清窍。
治疗:腹部针灸配合足浴治疗。
腹针取穴:引气归元穴、气穴、气旁穴、滑肉门穴、上风湿点穴、天枢穴、大横穴、期门穴、章门穴。采用只捻转不提插的手法,“刺至病所”即可。
足浴方药组成:夏枯草、菊花各20克,钩藤、槐花、桑叶各10克。每天1剂。足浴时水要漫过足踝,并注意按摩涌泉穴、太冲穴、太溪穴等。
治疗1周后,患者头晕发作2次,时间较为短暂,双耳仍有蝉鸣音,但是听力已无大碍,继续治疗10天后痊愈。
按语:腹针疗法是根据以神阙穴为中心的腹部先天经络系统理论,寻找与全身部位相关的反应点,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轻微刺激,从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引气归元穴由中脘穴、下脘穴、气海穴、关元穴组成。中脘穴和下脘穴合用,有梳理中焦、调节升降的作用;气海穴为气之海,关元穴培肾固本,因此四穴合用有“调理脾肾,先天后天相互补养”之义,故名引气归元;天枢穴、大横穴,健脾;章门穴、期门穴,平冲降逆。足浴,可以调节全身脏腑功能。夏枯草、菊花,清肝明目;钩藤、槐花、桑叶,熄风平肝、明目清热。诸药合用,可以引上亢之肝阳下归。腹针配合足浴,共奏滋水涵木、平肝潜阳之功。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濮阳市中医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