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马亮
肘关节扭伤是临床常见的软组织损伤性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肘关节局部肿胀、肌肉压痛、关节屈伸不利,但无骨折、脱臼及皮肉破损。临床采用中医针刺肘关节局部穴位进行治疗,具有明显效果。 患者王某,女性,34岁,因不慎摔伤右肘关节,当即出现肿胀疼痛症状,在当地诊所治疗后仍有疼痛,遂来笔者所在处就诊。查体:右肘关节局部肿胀、压痛,被动活动时疼痛加重,屈伸受限约30度,局部无异常活动及骨擦音,排除骨折。 治疗:患者取仰卧位,针刺选取患肢曲池穴、手三里穴、手五里穴、外关穴、合谷穴及阿是穴,常规消毒后,使用0.35毫米×40毫米毫针进行针刺(采用泻法),阿是穴采用围刺法,每天治疗1次,同时结合红外线治疗,7次为1个疗程。治疗3次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1个月后随访,患者无疼痛及活动受限情况。 按语:肘关节扭伤属于中医学“伤筋”范畴,大多因肘关节剧烈运动、持重过度、跌仆、牵拉或过度扭转,使关节受外力作用超越正常活动范围,进而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周围软组织损伤后,经气运行受阻,气血瘀滞,导致局部肿痛,甚至关节活动受限。治疗以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为原则。根据“穴位所在,主治所及;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中医理论,选取局部曲池穴、手三里穴、手五里穴、外关穴、合谷穴等穴位,以行气活血、舒筋通络。 对于软组织损伤,急性期应制动休息,以利于软组织恢复。伤后4周~6周,患者应避免重体力劳作,以免形成慢性损伤性疼痛。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郑州市祭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