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玉陈:守护“生命中枢” 本报记者 郭娅妮 通讯员 常晓伟
每天清晨,在哈密市委党校院内,都能看到一个不知疲倦的身影,跑了一圈又一圈。他就是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援疆医生季玉陈,现在担任哈密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季玉陈坚持晨跑多年,除了严重的雾霾、雨雪等恶劣天气,几乎每天都坚持跑步10公里。“一名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还需要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体力。没有这些,就不能自如地应对动辄十多个小时的神经外科手术,也无法在精细的手术中始终保持双手的稳定。”季玉陈说。 2021年4月2日,季玉陈作为河南第十批援疆医疗专家来到哈密市中心医院,并担任神经外科主任。在季玉陈看来,医疗援疆需要从软硬两个方面同时着手。因此,他建议哈密市中心医院引进高度精准化的设备,加强硬件设施的投入,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加强科研力量。 与此同时,季玉陈开始着手为科室建章立制,让科室工作人员有章可循。在工作中,季玉陈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在门诊、查房、手术中,他都会为当地医务人员耐心细致地讲解知识点、难点和原则性的要点,用标准化、规范化的技术操作,进行生动直观的带教。 季玉陈坦言:“神经外科手术,只有追求完美,才能做到精准。脑组织非常细微,手稍微抖一下,就可能造成患者某些功能的丧失。” 季玉陈曾经接诊过的一位患者。由于脑功能区(负责对侧肢体活动)长了肿瘤,患者当时已经不能行走。手术需要高度精准,不能伤到正常的脑组织,而哈密市中心医院缺乏神经导航设备,看着患者及家属焦急无助的表情,他顶住压力接下了这台手术。最终,季玉陈突破设备局限,结合术前CT定位、术中B超引导,在哈密市中心医院创造性地完整精确地切除了肿瘤。目前,患者已经完全恢复了肢体活动功能。 在哈密市中心医院工作期间,季玉陈已多次采用术中B超引导技术成功切除脑肿瘤,手术均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在谈到自己参与或主刀的大手术时,季玉陈没有什么情绪的波动,常常理性回忆术中的每一个步骤,思考着是否还有改进的余地。今年3月8日,一名患者因严重车祸造成脑部多处出血,命悬一线。季玉陈接到医院的紧急电话通知后,立即赶到医院展开手术,历经6小时的抢救,患者终于转危为安。“您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说多少感谢的话都不能表达我们的谢意……”患者的丈夫激动地说。 在援疆工作期间,季玉陈为了不断充实自己,时常利用下班时间参加线上国内外学术交流会或在图书馆查阅专业资料,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