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经方及其类方析义
浅析消渴证的七证七方
辨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体会
“衷中参西”是发展中医学的趋势
1
11 1 2021年10月12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经方及其类方析义
 

经方及其类方析义
□毛峥嵘

   半夏泻心汤是经方中的代表方剂之一,它是苦辛开降的代表方,是寒热(湿热)并用的代表方,是补泻兼施的代表方,是升降有序的代表方,是治疗脾胃病的总方,分析半夏泻心汤的方义是理解经方的开门“钥匙”。在此,笔者就个人学习与运用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的体会,进行了分析、总结、简述,以期与同道交流。

原文释义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第149条,原文中有“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它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也,宜半夏泻心汤”的文字记载,还有一条在《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有“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的文字说明,《伤寒论》讲的是少阳病误下后的3种转归,原文释义:伤风感冒五六天了,按照原来的日期推算,病邪应当传到三阴经了,有呕吐、发热症状,欲从外解,小柴胡汤证具备,这是少阳病柴胡汤证,但是,若医生认为是实证,用了下法治疗,可能用的是小承气汤或大承气汤,用量不大,患者吃了药,病情不好也不坏;也可能是患者的体质比较好,没有伤及正气,仍然发热、呕吐,这个时候还可用小柴胡汤,不过服了小柴胡汤会有蒸蒸而振的暝眩现象,寒热交错,接着汗出而解,这是一种转归,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呢?这是因为小柴胡汤虽能助正气向外抵御邪气,但毕竟是正气因误下而受伤,患者服了小柴胡汤,正气得助,与邪气抗争,其间需要一段时间,阳气未达肌表会有寒颤,待正气转胜,邪气消退,自然“发热汗出”而解,这种“发热汗出”是正气向外抵御邪气的抗病能力,所以有寒颤、出汗症状,患者不必惊慌,随后病情自会好转。还有一种转归,那就是患者素体有水饮,正气又较弱,误下后邪热内陷,与胸胁间的水饮互结,便会出现心下硬痛、痞满的结胸证,在治疗上就应该用大陷胸汤。另一种转归,是误下后,邪热内陷,但无实邪可结,只是与正气集结于中脘,出现心下满而不痛的痞证,这要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而小柴胡汤就不合适了。
    一条经文,本来讲的是小柴胡汤的转归,却引出两个病名,一个是“结胸”,一个是“痞”;两个方子,一个是大陷胸汤,一个是半夏泻心汤。邪气结在胸中,即是“结胸”;邪气结于心下,则为“痞”。宋代医家成无己说:“否而不泰为癌。”这句话有一个“否”字,一个“泰”字,这两个字在《易经》中是卦名,一个是泰卦,一个是否卦。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天地不交,否”。天地阴阳二气互不交合,万物生养不得畅通,这就是“否”。否者,闭塞之意。它的证候特点就是“满而不痛”,正是这几个字,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方子,就是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由7味药物组成: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

病机辨别

   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是什么?是脾胃气虚,湿热内蕴。它的证候特点是:心下痞满,干呕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黄白相兼而腻,脉象弦滑而不缓。“心下痞满”是自觉症状,《伤寒论》第151条这样解释:“按之自濡,但气痞年。”“按之自濡”是喜按,而不是拒按,这一点在诊断上很重要。这是脾胃气虚的表现,但是虚得不严重,不需要大补。而“湿热内蕴”如何呢?从临床上来看,脾不升则生湿,胃不降则生热,湿热阻滞则有痞满的感觉。胃热浊气不降,故有干呕或呕吐;脾湿清气不升,故有肠鸣下利。那么,哪个是主要症状呢?当然是“心下痞满”了,“干呕或呕吐”次之,“肠鸣下利”再次之。这里所说的“心下痞满”,不仅是指“心下”,多数是“胸脘”。而这些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诊断为“湿热内蕴”呢?舌苔黄或白而腻,这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如果舌苔不是这样,而是无苔,那是阴虚;如果是白滑或水苔,那是水气不化;如果苔如积粉,那是疫戾之邪,均不是半夏泻心汤的适应证。关于脉象,《伤寒论》中没有具体说明。有的典籍上写弦滑数,有的医书上写弦滑有力,按照后世医家对湿热证的脉象解释,它的特点是“脉无定体,不拘一格”。结合临床实际,笔者的体会是弦滑而不缓。弦滑是湿热的表现,为什么不说“数”呢?从临床实际上看,应用半夏泻心汤证数脉不多见,说“不缓”是有点儿数或接近数象,但不是主脉,主要体征是舌苔黄白相兼而腻,从证候指征上来讲,舌诊比脉象更有分量。为此,我对半夏泻心汤的应用指征拟为“心下痞满、呕恶泄泻、苔黄白腻”12个字,其中,“心下痞满、苔黄白腻”8个字是重点。干呕或呕吐只是说明胃气上逆,或呃逆,或倒饱,而不一定是干呕或呕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胃痞的主证是“心下痞满”,但有隐隐作痛者,这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并非绝对不痛,这与湿热内蕴、中焦气机不通有着密切关系,也是许多医家的临床体验。

方义解析

   半夏泻心汤的主药是半夏,这是毫无疑义的。但金代医学家成无己却说:“泻心者,必以苦为主,是以黄连为君,黄芩为臣。”可是,这种认识不符合临床实际。后来,清代伤寒学家柯韵伯、清代医学家陈修园等主张以半夏为君药。半夏辛苦温,主要作用是燥湿,降逆作用是其他药物无可匹敌的。然而,解决湿热郁结的方法是以祛湿为主、清热为辅的。前人对此法有一个比喻,叫“抽丝剥茧”。就是说清除湿热之邪,不可急躁,要像剥蚕茧抽丝线一样,分层次治疗。半夏是一味燥湿药,只有祛除湿了,才能将热邪散去。湿邪处理到哪里呢?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从二便排出去。而要从二便排出去,就要有降气的药,半夏就是降气的主要药物,且以降胃气为主。胃气降了,其他该降的就会随之而降。“佐君者为臣”,哪一味药是帮助主药的呢?当然是干姜了。干姜也是辛温药物,可以温化中焦的湿气,因为湿邪属阴,它在没有形成痰结以前,温化是最好的办法。而要解决闭塞的病态,就要有辛味药,半夏、干姜都是辛味药,走而不守,“辛以散痞”,有利于消散内郁的湿浊及其形成的痰湿。这个方的佐药是黄连、黄芩两味药。主药将湿邪解决了,里边的热邪不可能自己“跑”出来,还要有药物帮助它透发,这就需要“二黄”(黄连、黄芩)的力量了。但是,有一个问题,按照药物归经之说,黄连归心经与胃经,而黄芩是入心经与肺经的,一般不作胃经药用,也就是说用一味黄连就可以了,为什么还用黄芩呢?中医学认为,在五脏之中,主升降的是脾与胃,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肝之清气随脾之清气升达,肺之浊气随胃之浊气下降。也就是说肝气的舒达可以帮助脾气的升清,肺气的肃降有利于胃气的降浊。这个道理明白了,就知道为什么要用黄芩清肃肺气了。《神农本草经》中说黄芩主治“诸热黄疸,肠澼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痛”。这样,黄芩可以祛湿热、通水道、通血道,性质是往下走的,列为臣药是理所当然的。使药是什么呢?是人参、大枣、炙甘草三味药。这三味药的作用:一是补益脾胃之气,气足了才有利于消散湿气;二是有利于清气上升,清气上升才有利于浊气下降。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半夏泻心汤的七味药大致可以分为3组:一是苦温药,半夏与干姜;二是苦寒药,黄连与黄芩;三是甘温药,人参、大枣与炙甘草。治病驱邪的是第一组与第二组,扶正补虚的是第三组。用了半夏泻心汤,可以使“中气得和,上下得通,阴阳得位,水升火降。”这是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中的论述。在《伤寒论》中,凡是相反相成配伍而形成较为固定对药的方剂,都可以用于证候较为复杂的疑难疾病,这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所验证了的事实。
    (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文由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毛德西指导)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