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三版:洛阳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一封送不出去的感谢信
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员张梁火线入党
五个月大婴儿铃铛卡喉 医生联合抢救成功取出
新安县人民医院优化资源配置方便群众就诊
洛阳市中心医院实施鼻肠管徒手盲视置管
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洛阳市肿瘤综合治疗中心引入胸壁静脉输液港置入术
致妻张甲甲:等你回来看流年
1
11 1 2020年3月26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一封送不出去的感谢信
 

一封送不出去的感谢信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郭建立  刘 毅

   “尊敬的新安县中医院全体医务人员,你们辛苦了!作为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家属,我们会处理好家务,保障好后方,让奋战在前线的家人们没有后顾之忧,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3月19日上午,新安县中医院院长李小伟第三次见到这封感谢信。面对给医院送信的姚智伟,李小伟的态度和以前一样:“老姚,这封感谢信,我们说啥也不能收呀!如果要感谢,也应该是我们感谢你们!”
    年届不惑的姚智伟是新安县中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的家属,为人热情、仗义。医疗队出发后,他张罗着建了个家属微信群,每天在群里给家属们加油打气。谁有困难了,他总是在第一时间站出来,因此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姚哥”。
    姚智伟的女儿叫姚梦甜。2月9日凌晨,接到医院招募医疗队队员的通知,25岁的姚梦甜二话没说,连夜报了名。姚智伟闻讯一下子慌了,到重灾区意味着什么他心里非常清楚。姚梦甜却说:“爸爸,是国家培养了我,现在国家有难,我必须挺身而出。”姚智伟突然发现女儿长大了,平时大大咧咧的他,背着女儿大哭了一场。
    姚梦甜和队友们出发时,新安县中医院为大家准备了26件生活医疗物资。刚到武汉,大家就收到了来自医院满满的爱,从卫生巾、护手霜、小零食、牛肉、水果到睡衣睡裤、棉服和各种防护消毒用品,还有医院的慰问信和全院医务人员签名的队旗。李小伟等院领导每天给他们打两次电话,反复叮嘱大家做好防护工作。
    “爸,您放心吧,我们好着呢。您看,这是医院给我们寄的牛肉干,我可喜欢吃了!”接到女儿的视频电话,姚智伟这才松了一口气。
    “照顾好家属,让前线的战士们没有后顾之忧;照顾好前线的战士,让家属们放心。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李小伟说。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新安县中医院领导班子和很多医务人员都吃住在医院,工作十分辛苦。为了当好队员们的“后盾”,院领导班子分包队员家庭,与队员家属保持密切联系,并组织人员为家属们送去酒精、口罩、84消毒液等日常防护用品和米、油、盐、水果、饮料、蔬菜等生活必需品。
    梁军梅也是新安县中医院赴湖北的医疗队队员,家住新安县北冶镇,从医院开车往返需要两个小时。医院的工作人员隔三岔五给其家人送去慰问品,一趟也没落下。
    收到这么多的关心和照顾,姚智伟很感动,他也想为医院做点什么。了解到医院医疗物资短缺,他和其他队员家属商量为医院捐点儿钱用于购买医疗物资,但被医院谢绝了。这可如何是好?大家几经商量,最终决定写一封感谢信,由姚智伟作为家属代表将信送到医院。这才有了姚智伟三送感谢信的事儿。
    “信没有收,但这份感动我们会永远留在心里!”李小伟说。为了大力弘扬医疗队队员的可贵精神,新安县中医院下发决定,号召全院医务人员向9名医疗队队员学习,践行初心使命,为打造中医院品牌,为守护人民健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