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一版:要闻
 下一版  
河南再添13个省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
基层党建“手拉手”活动走进省卫生健康委
省人民医院成功实施跨血型肾移植手术
郑大一附院专家团队发表研究成果 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人工心脏为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带来新希望
交好健康扶贫的“时代答卷”
期待凭身份证、社保卡就诊早日普及
1
11 1 2019年12月19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人工心脏为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带来新希望
 

本报记者 朱晓娟  通讯员 吕伟华 张晓伟 刘前进

“人工心脏使原本必须进行心脏移植才能延续生命的患者有了新选择!”在近日召开的2019河南省医学会心脏大血管外科学术年会上,河南省医学会心脏大血管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华中阜外医院副院长程兆云围绕临床病例,向与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等讲解了人工心脏的特点以及临床应用现状。
程兆云在讲座中与大家一起重温了曾经令业内振奋的两个病例:2018年,华中阜外医院成功实施河南首例完全依靠自己力量的心脏移植,华中地区首例、全国第十二例人工心脏植入术;2019年5月,程兆云等专家将第三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成功植入患者的胸腔,该手术的成功实施填补了华中地区全磁悬浮人工心脏领域的空白。
“以往只能在科幻电影里看到的奇迹,现在已成为现实!”程兆云说,目前三代人工心脏各有优缺点:第一代因体积大、机械故障发生率较高已经停产:第二代沿用至今,其优点为体积小、易植入、高流量高压头,缺点为长期应用磨损产热、血栓形成、出血等;第三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抗溶血和血栓性能好、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缺点为高流量低压头、效率不高,目前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人工心脏为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带来了新希望!”程兆云说,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期阶段,也是心脏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因素之一;目前,心脏移植是心力衰竭的最佳治疗方法,但供体严重不足,2018年内地心脏移植总量为490例,远远不能满足此类疾病患者的救治需要,有不少患者在等待供体的过程中丧失生命。随着利用生物机械动力、部分或全部代替心脏的泵血功能、维持全身有效循环的人工心脏的研发应用,越来越多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将从中获益。
此次大会共开展专题讲座23场,涵盖搭桥、瓣膜、先天性心脏病、大血管外科、人工心脏及医学人文等。与会人员说,此次会议学术氛围浓厚,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心血管领域的前沿知识和学术动态,必将对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产生深远影响。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