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冬
近日,有媒体报道郑州一女子经朋友介绍,在私设于一家居民楼的美容会所做了漂唇服务。结果嘴唇一直肿胀出血不止,该女子无奈之下只能去正规医院整形美容科就诊……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于美的追求与日俱增;消费观念的改变直接刺激着美容市场的快速生长。而当正规整形医生的成长条件限制与过量的市场需求形成反差时,无证整形医生、无证医疗美容机构悄然而生。 何谓医疗美容?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修复与再塑。 受到获利较大等因素影响,目前仍有不少非法医疗美容机构铤而走险,仍有不少生活美容机构违规开展医疗美容项目。这些非法医疗美容机构的技师大都没有资质,仅凭在培训机构的几天“速成课”,摇身一变,便成了替消费者开刀、注射的“美容专家”。由于兼具医疗属性,医疗美容一旦处理不当,不仅无法“变美”,还可能危害生命,让微整形变成“危”整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一定要理智先行。若任由一些非法医疗美容机构的触角继续延伸下去,那么未来必将会有更多的消费者自己为“美”买单;行业内部的鱼龙混杂,也将对整个医疗美容行业发展产生反作用力,甚至阻碍正规医疗美容行业的有序发展。因此,给非法医疗美容“动动刀”,上一节生动的“普法课”,不仅势在必行,更迫在眉睫。 要整顿行业乱象,还需要消费者自身、医疗美容行业和社会监管三方面携手共进。首先,就消费者自身而言,要先擦亮双眼,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疗美容机构,仔细询问、核对相关整形医生的资质,在确定相关机构、人员具有完整正规的资质条件后,再进行后续相关项目;其次,对于医疗美容行业从业者而言,要注意不能逾越法律红线,只有取得相关医疗美容资质后,方可为他人实施相关美容项目,切莫为图一时利益而害人害己。 此外,还需要执法部门重拳出击,严格监管。首先,要坚持长效化、常态化治理,在定期开展行业专项整治行动的同时,对于无证医疗美容机构和个人,一经举报便要依法惩处;其次,卫生监督机构与公安、工商等机构之间要加大联合执法力度,让非法医疗美容机构无立身之地,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相关权益,莫让微整形变成“危”整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