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六版:乡村视角
 上一版    下一版  
村民心中的“120”
新县卫生健康委员会与中国人寿新县支公司联合为乡村医生发放平板电脑
智能平板电脑为乡村振兴插上翅膀
我在健康微信群里当医生
我看到了村卫生所的巨大变化
1
11 1 2019年9月5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村民心中的“120”
 

村民心中的“120”
——乡村医生邵四功的故事
本报记者 卜俊成 文/图

   9月1日12时,在周口市西华县奉母镇后邵村卫生室,今年55岁的乡村医生邵四功,依然在为乡亲们的健康忙碌着。从许昌卫生学校毕业后,35年来,他凭借多次起死回生的过硬医术,随叫随到的热心服务,在位于周口市、漯河市、许昌市三地交界处的十里八乡,赢得了响当当的口碑。
继承百年家学,专攻疮疡杂症
    “要不是遇到邵大夫,我的左脚就保不住了。”采访当天,家住临颍县皇帝庙乡的陈朝锋告诉记者,血糖比较高的他在一次干农活时,不慎被铁耙子扎住了左脚脚心。刚开始,他并没在意。直到3天后,脚底肿胀得不能挨地,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急忙去附近的诊所进行了伤口清洗、包扎,但已无法控制病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朝锋的左脚掌内部开始腐烂,在多个地方求治3个多月未果,找到邵四功治疗时,他1/3的脚掌内部已经腐烂掉。
    “患者来就诊时,病情已经非常严重。对于普通患者而言,这种情况治疗起来比较棘手,更何况他的血糖一直比较高,从理论上分析伤口更难愈合。”说起给陈朝锋的治疗经历,邵四功告诉记者。尽管如此,但是因为不忍心看到患者遭受疾病折磨,邵四功决定试一试。他认真地为患者清洗了伤口,敷上自己配制的药膏。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邵四功割开患者伤口表层的皮肤,清除里面生长的非正常肌肉组织,再敷上自己精心配制的药膏。就这样,在邵四功1个多月的精心治疗下,被多家医疗机构放弃治疗的患者,竟然慢慢痊愈了。多年来,邵四功治愈了很多像陈朝锋这样疮疡难愈合的患者。
    精湛技术的背后是百年家学精华的砥砺传承,以及数十年如一日的精研医道,博采众长。邵四功的父亲(邵永昌),出生于1917年,曾经是当地著名的中医,擅长运用针灸、推拿和外敷膏药的方式治疗疮疡、面瘫以及各种疑难杂症。而邵永昌师承清朝末年在当地闻名的一位中医(邵永昌的舅舅)。在此背景下,邵四功继承了父亲运用中医药诊治疾病的经验,同时在许昌卫生学校接受过系统的现代医学教育,经过多年的医学实践与感悟,医术自然精湛。
村民随叫随到,多次治愈顽疾
    今年64岁的村民邵学义,一年多前因为肝脏上长了肿瘤,在郑州市某医院做完手术后,回到老家治疗。“刚回来时,因为行走不方便,需要输液时,我给邵大夫打电话,他会快速赶到我家里。”邵学义微笑着说。在邵学义看来,邵四功不仅医术好,医德更好。“这些年,邵大夫都是随叫随到。见到患者,说话都是客客气气的,让人很温暖。”邵学义告诉记者。
    在63岁的村民邵国凡眼里,邵四功是自己孙子的救命恩人。邵国凡的孙子12岁时,骑电动车时不小心摔倒在地,摔得耳朵内流血,当场昏迷过去。从后邵村到西华县有35公里的路程,因为病情危急,担心等急救车来不及,一家人焦虑万分。邵四功得知情况后,立即开着自己的车,把患儿送到西华县人民医院抢救。当患儿脱离了生命危险后,医生说:“幸亏送来抢救比较及时,孩子得救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村有一个吕老太太,患有严重的肺源性心脏病,在70多岁时旧病复发,眼看着人都不行了,最终被邵大夫治好了。”采访中,67岁的村民邵克勤对记者说,这位老太太80多岁时还患过一次严重腹泻,当邵四功快速赶到患者家里进行治疗时,患者已经休克了。“我连忙和村民把老太太抬到卫生室就诊。邵大夫快速为其输氧,并进行药物治疗,过了一会儿,患者苏醒了。我们紧张的心情才放松下来。”现在,这位老太太90多岁了,跟着女儿生活。这位老太太每次患病,都从七八里(1里=500米)外的村子赶来找邵四功诊治。
无悔扎根基层,真诚服务患者
    在邵四功看来,自己之所以能够发挥特长,安心为乡亲们的健康提供诊疗服务,是因为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正是得益于这种好政策,在西华县卫生健康委员会、西华县奉母镇卫生院以及后邵村村委的支持下,他才把卫生室从家里搬到现在的地方,并设置了规范的诊断室、治疗室、药房、教育室等科室,诊疗条件比以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为全过程、全周期保障村民的健康,夯实了基础。
    正是得益于这种好政策,村民的健康素养有了显著提高。在后邵村卫生室教育室的书柜上,整齐地摆放着县里和乡里印制的有关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常见病的医学科普宣传资料。在村民来卫生室看病时,邵四功总会向他们宣传医学科普知识。“宣传和不宣传就是不一样。以前患有高血压病的村民,总是头晕时服药,头不晕不服药,这种不规律的服药习惯,导致很多患者的病情难以控制,甚至有引发脑卒中、心脏病的风险。”邵四功告诉记者,通过宣传科普知识,村民知道不定时用药的危害性,健康意识显著提高。比如,以前后邵村村民参加西华县奉母镇卫生院免费体检的有100人左右,现在多达200多人,有时超过300人。
    在为村民提供诊疗服务之余,邵四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提升自己的诊疗技术水平和总结医理、医案上。在后邵村卫生室诊室一侧,记者看到多本《新中医》《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的书页已经磨皱了。在杂志的旁边,整齐地摆放着写有书签的《计划与总结本》《异常反应记录本》《公共卫生应急预案》《流感儿童登记本》《孕妇及新生儿登记本》等。从这些笔记本中可以看出邵四功工作的认真、谨慎程度。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采访最后,邵四功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将本着扎根基层、服务乡亲的理念,继续全身心为村民的健康保驾护航,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邵四功在为村民测量血压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