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永远的中医
金银花
春季踏青话今昔
胡庆余堂的传说
急在分秒之间,救在生死边缘
1
11 1 2018年4月10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春季踏青话今昔
 

春季踏青话今昔
□李爱军

   春天,万物复苏,春暖花开,香飘万里,呈现出一派生机,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人民自古就有春游的习俗。春游,古人谓之踏青。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诗句。
    古人踏青大都喜欢到江畔或溪水旁。为什么古人要到水边呢?原来,古人在上巳这天,要在水边举行一种名曰“祓禊”(也作“祓除”或“春禊”)的活动。
    《诗经》中记载,每逢上巳日,郑国人就聚集在溱水、淆水边,手执兰草、男女相嬉。到了汉代,史书中对“祓禊”有了更明确的记载。冬去春来,万物复苏,许多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将随着天气的转暖开始发生或流行。古人为了保住健康,防止春瘟,每到上巳日,便聚在水边沐浴熏身,用芳香性药草擦拭身体,以祛病除垢。到了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正是以其传神之笔,生动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都东京(今天的开封)城内、城外以及汴河两岸的热闹情景:“茶坊、酒肆、杂货店、药店等屋宇鳞次栉比;官吏、僧人、商人、游客等繁多,匆忙却又长幼有序。”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也记载:“田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随着历史的演变,“祓禊”之风逐渐消失,但在春光明媚的大好时节,到郊外寻芳踏青的活动却一直沿袭下来,成为人们喜爱的一项活动。
    春风和煦,繁忙的人们在学习工作之余,到郊外大自然的怀抱中呼吸新鲜的空气,让人神清气爽。此时应顺应自然之生机,漫游郊外,步行为主,只求消遣,不计速度,缓步而上,时辍时行,使人体全身的经络得以舒缓放松,达到舒筋活络之功效。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不仅能开阔心胸,还能达到清肺养心的目的。
 (作者供职于郑州广安中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