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县人民医院 崔娟娟
对于压疮的预防,通常大家往往把目光集中在常见部位的压疮上,而忽略了器械性压疮。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护理事业的进步,医用器械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被广泛使用,并具有重要作用;而因医用器械使用引起的压疮也越来越多,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器械性压疮多发生在使用医疗器械相对组织薄弱、难以观察到的部位。例如:气管切开导致的压疮、各种外固定器具导致的压疮、各种导管固定导致的压疮等。某些易被忽略的部位因器械导致的组织损伤,大多数是在压疮严重时才被发现。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点,预防器械性压疮的发生。
一、做好评估工作:针对使用医疗器械的种类,评估其可能发生压疮的部位。 1.人工气道相关压疮部位: 鼻部、口唇部、颈部、面部。 2.留置管道(胃管、氧气管道、各种引流管):管道所能压迫到的部位。 3.外固定器具:皮肤被器具压迫处。 4.检测仪器(血压计袖带、血氧指套):使用部位。 二、密切观察,做好交接工作。 1.对易发生器械性压疮的部位,要注意观察受压部位的皮肤(色泽、温度、感觉度),针对器械的不同和患者皮肤评估的状况,安排好观察的间隔时间。 2.做好交接班,提高警惕。 三、在确保医疗器械足够安全、不造成额外压力、不造成管路脱落的情况下采取预防措施。 1.为患者调整体位,重新调整医疗器械的位置使压力再分布,并减少剪切力。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尤其是皱褶部位,避免潮湿环境造成皮肤完整性受损,包括刺激性皮炎和溃疡。 3.使用预防性敷料:亲水性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均可降低皮下组织所受剪切力,减少表皮压力。可将清洁皮肤后,在受压部位使用预防性敷料,再使用医疗器械,或将需固定的导管用“高举平台法”固定于预防性敷料上,使其与皮肤隔离,避免直接压迫。建议使用透明度高的预防性敷料,便于观察局部皮肤,又预防压疮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