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华中脑瘫外科治疗中心落户郑州
全国人大代表司富春为中医药发展提出十一项建议
中医专家李发枝答“洋中医”三十问
专家“一锤定音” 眩晕患者不再头晕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李伯群正在为一位腹型肥胖患者做针灸埋线减肥治疗
把中医药服务送到中老年患者身边
患者吃不下拉不出 医生小银针解难题
国内药学专家齐聚郑州 促进中药合理用药
1
11 1 2018年3月27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患者吃不下拉不出 医生小银针解难题
 

患者吃不下拉不出
医生小银针解难题
本报记者 冯金灿  通讯员 庞红卫

   “两个月了,吃不下拉不出,没想到一个星期的针灸治疗,解决我的大难题。”近日,患者马先生握着河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外治中心负责人张怀宝博士的手,兴奋地说。
    66岁的马先生是该院普外科的住院患者。3个月前,他在老家的医院被诊断为“回盲区肿瘤”,并做了回盲区肿瘤切除手术。术后马先生虽然恢复良好,不久却出现了吃饭时腹胀感明显,伴有严重的泛酸,吃进去的东西像是被“堵”在胃里。上下不通、难以进食的马先生只能通过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度日,渐渐地骨瘦如柴。更严重的是,由于术后一直未排气、排便,马先生腹部鼓起一个拳头大小的包,当地医院为他做了“肠粘连松解术”后症状有所缓解。
    为了彻底解决问题,马先生来到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做进一步治疗。该院普外科副主任赵玉洲认为,马先生是“肠梗阻”。考虑到马先生的自身情况,赵玉洲决定联合医院中西医外治中心进行中医治疗。
    河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外治中心负责人张怀宝博士,根据患者的病史、检查报告及描述,为马先生做了针灸治疗,取足三里穴、上巨虚穴等穴位施针,每天针灸半小时。针灸后的第二天,马先生排出淡黄色的液体,一星期之后排气,腹部的鼓包慢慢消失,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转变。
    为什么一根小小的银针会有这样的功效?张怀宝解释,食物进入人的胃部,胃气以下降为顺,主要把经过初步消化的饮食(包括食物残渣)继续推向下行,小肠接受胃腑下传的食糜,并对其进一步消化和吸收精微,接着进入大肠随后排出。中医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论断。发生肠梗阻就好像肠道的“开关”关闭了,食物进不去,排泄物出不来。治疗肠梗阻,主要取胃经上的穴位进行针灸。胃经是经络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经脉,所联系的脏腑器官众多,通过化生气血、调节气机来调控整个机体的正常运行。
    张怀宝说,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可分为机械性和非机械性两大类。机械性肠梗阻是指人的肠道发生了阻塞,影响了它的机械性运动,腹痛多数为一阵一阵的疼痛,也称为阵发性腹痛;此时肛门如果有排气或排便,疼痛会得到缓解。非机械性肠梗阻是指肠管本身运动的缺乏动力,而肠道并无大的问题。针灸对于这两种都有治疗效果。
    张怀宝提醒,做过腹部手术的患者,如果出现偶感腹胀,或大便量少,或大便次数减少,肛门排气减少,食欲减退,甚或有恶心、按压肚脐周围有不适感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必要时可寻求中医治疗。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