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哮喘诊治的三大问题 |
|
调查表明,近 30年来,世界各地哮喘发病率和死 亡率一直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这提示哮喘的治疗可能 有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发现哮喘的误诊误治 问题,包括滥用激素、抗生素和平喘药物等,这主要与 基层医生对哮喘的诊断和防治知识更新不足有关。 问题一:滥用激素治疗 在门诊工作中,几乎每天都能遇到滥用激素治 疗哮喘的患者,包括以下 3种情况: 反复点滴地塞米松由于许多哮喘患者平时不 注意预防和抗过敏性炎症治疗,一旦哮喘急性发作 就到医院静滴地塞米松,有时还加上抗生素,虽然症 状暂时缓解了,但停药不久后又发病,而且发作越来 越频繁,病情越来越严重,不得不再去静滴地塞米 松,形成恶性循环。这种情况在儿童哮喘中更为常 见。 常年误服激素这种情况包括长期服用含有强 的松或地塞米松等激素的所谓“祖传秘方 ”“中药胶 囊 ”等。这种不科学的治疗方法是造成许多患者肾 上腺皮质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可以导致股骨头坏 死等终身损害。 不用储雾罐吸入激素这样可以导致吸入激素 后疗效欠佳和增加不良反应。 问题二:误诊导致的抗生素滥用 许多患者以为喘息、咳嗽和痰多就是呼吸道发 炎了,经常自己服用各种抗生素治疗。另外,某些非 专科医生也常把哮喘的气道炎症误认为慢性喘息性 支气管炎或呼吸道感染,从而滥用抗生素治疗。 实际上,哮喘的气道炎症是属于过敏性的。这 种炎症与细菌性炎症截然不同,应用各种抗生素如 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等皆无 效。我们在门诊经常遇到反复静滴或长期口服抗生素治疗的哮 喘患者,这种情况在哮喘儿童中尤为常见。 滥用抗生素的直接后果是导致许多哮喘病患者病情不能得 到有效控制,远期后果是常年治疗不当导致病情日益加重和药物 造成的某些副作用(如肝肾功能损害、肺部霉菌感染等),甚至造 成终生损害。 问题三:滥用止喘药物 临床上止喘药物种类繁多,如舒喘灵(沙丁胺醇)、博利康尼、 氨茶碱、喘定、阿斯美、美普清、喘康速和奥克斯都保等。这类药 物虽然可以很快缓解哮喘症状,但是由于其通常没有抗炎作用, 仅仅治标不治本。因此,这类药物不宜长期单独使用,而应在抗 过敏性炎症的基础上使用,否则会越用越多。 专家建议 过敏性疾病患者普遍存在着重治不重防的问题,许多患者 往往把治疗作为重点而忽视了预防。其实大多数哮喘、鼻炎和 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的发作都与环境或饮食因素有关,如吸入 尘螨、花粉、霉菌等过敏物质,接触冷空气,油漆、装饰材料、烟 雾、敌敌畏等杀虫剂等,或进食鱼、虾、牛奶、某些水果等过敏食 物。(李明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