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加强全过程监管 优化中药饮片产业环境 |
| |
受访: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家 中药材是中药的源头,其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中草药制剂的疗效,也关系着患者的身心安全。换而言之,中药材标准是保证药材质量的关键。《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指出,中药材保护和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并要求:到2020年要完成制修订120种中药材国家标准,以及建设可供社会共享的国家中药材标准信息化管理平台等。为了保障中药材的质量,保障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中医药法》对中药材的种植、养殖、采集、贮存、初加工等环节进行了总体要求。 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绝大多数来自农副产品。相关部门对中药饮片的生产环节严格实施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日常监管工作也日趋规范。但是,由于农副产品监管政策不到位,造成种植环节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严重影响了中药饮片质量。 《中医药法》明确了国家制定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贮存和初加工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加强了对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保障了中药材质量安全。《中医药法》还加强了中药材质量监测,建立了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鼓励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严格管理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禁止在中医药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等。 要想进一步规范中药材行业发展,应当发挥企业在中药材保护和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中药材供给侧质量和效益,鼓励企业利用山地、林地、荒地、沙地建设中药材种植原生态基地,实行规范化管理,从源头上保证优质中药材生产;加大对染色增重、掺杂使假、冒用道地品牌、抢青采收等人为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处罚标准和追究刑事责任等手段,提高违法成本,优化饮片产业的生存环境。 《中医药法》第二十一条 国家制定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贮存和初加工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加强对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