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 可查看PDF版
|
|
易恩旭:岗位可以平凡 工作不能平庸 |
|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些人,他们默默践行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准则,把对群众、工作和事业的深厚情感和尽善尽美的工作标准落实在最平凡、最不起眼的工作之中。易恩旭,潢川县付店镇卫生院一名普通的接种医生。在这个朴实的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者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闪光的特质。 易恩旭2005年转岗从事防疫工作时,卫生院刚刚恢复重建,百废待兴,工作基础非常薄弱,预防接种工作在全县处于靠后位置。然而,他没有畏难,调整心态投身工作,钻研业务,从基础工作做起,在院长的大力支持下,迅速扭转了防疫工作的被动局面,迈入全县先进行列。 “一人都不能少,一针都不能漏,一次都不能错”,是易恩旭对接种工作的认识,也是他矢志不渝的工作信念。因此,在工作中他始终特别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每项工作总是带头先琢磨,先学深学透,并且甘为人梯,成为接种门诊几个年轻人和各村乡村医生都十分尊重的“易老师”。 他不苟言笑,但是一进入工作状态他的话就分外多。他始终坚持以最大的耐心、最亲切的语言为儿童家长解疑释惑,尤其是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爷爷奶奶带着来接种疫苗,他们的问题特别多,有的记忆力和听力也不好,易恩旭从不嫌麻烦,有时候甚至趴在老人耳朵上大声地为他们讲解预防接种知识,尽力消除群众对疫苗接种的误解和担忧。 他经常对门诊的其他同事讲:“搞预防接种必须有较真儿的精神。”有时为了追踪一个流动儿童,或者督促孩子的家长按照时间节点及时完成接种,他经常一拨就是数十个电话。对于联系不上或者家长对预防接种不当回事的,他直接下村入户。他说,只要乡里的孩子能及时、安全、有效地接种好疫苗,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在易恩旭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重点关注的儿童名单,上面记的都是因各种原因经常不按时前来接种的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到了接种时间,他就一一打电话通知。正是他的努力,使儿童家长对接种疫苗有了正确的认识,并且养成了按时接种疫苗的好习惯,全镇保持了较高的接种率。 (本版编辑综合整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