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 可查看PDF版
|
|
基层亟待补充老年病防治全科医生 |
|
□孟庆远 罹患慢性病,是老年人患病的主要特点之一,一个系统疾病可引发另外一个系统疾病,触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这无疑需要一个特殊的医疗团体提供专业医疗服务,就是全科医生。对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主任王晶桐指出,重视治疗疾病,但也需要重视老年群体的健康保健和慢性病预防。那么,这就需要加强基层老年病预防工作。 目前,基层老年病防治及全科医生队伍状况如何呢?有媒体透露,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在慢性病、老年病防治,全科医生服务,软硬件建设等方面都有短板,其中服务慢性病、老年病多发群体的全科医生尤为短缺。豫北某县一些卫生院和县级医疗机构(包括少数民营医院)均无老年病科,没有专业从事老年病治疗和预防的医生,全县卫生院全科医生不足100名,这说明全科医生十分短缺。那么,县级医院负责人对此持怎样的态度呢?该县一家县医院负责人直言,老年病防治工作投入大,病人多,但全科医生短缺,加上老年病人住院时间长、药占比高、成本高等,一些基层医院不愿意在这方面投资。据了解,许多县级医院将专科建设、高新技术引进作为发展的重要途径,比如投巨资开展心脏病介入治疗、微创治疗等,而老年病的预防及全科医生服务显得尤为不足。 某县人民医院新成立的体检科,在2016年体检7800余人次,比上年增加20%,其中除少部分的机关单位职工体检外,大部分为农民上门要求体检,而50岁以上人员占80%。这足以说明农村居民的健康需求在不断增长,有关部门应加大慢性病、老年病服务的软硬件建设投资力度,大力发展全科医生服务。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1.7亿。在今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预计到2050年60岁及以上老人将超过30%,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届时,将会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等。因此,在基层慢性病、老年病治疗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医养结合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框架,包括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预防保健﹑诊疗救治﹑护理康复﹑临终关怀、医保支付以及资金保障等各种服务。因此,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很有必要。 笔者认为,改变基层老年病防治落后及全科医生短缺现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把老年病防治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项目之一。其次,加大全科医生的培养力度,增加高校的全科医生招生数量,适当缩短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时间。最后,将老年病科建设及全科医生运行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一项绩效考核指标,促使基层医疗机构将两者作为重点项目来抓。 同时,这更需要地方政府积极解决好基层全科医生的福利和待遇、职业发展前景等问题,让全科医生愿意留在基层工作,给基层老年慢性病群体提供优质的全科医疗服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