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咬性皮炎 辨证治疗效果好 □戴秀娟
近日,虫咬性皮炎患者较往日明显增多,其中以小儿居多。据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周国秀介绍,气温不断上升,蚊虫活动逐渐频繁,是导致虫咬性皮炎患者增加的根本原因。虫咬性皮炎是春季、夏季、秋季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之一。 引起虫咬性皮炎的昆虫有很多,常见的有蚊子、臭虫、跳蚤、螨虫、飞蠓(小黑虫)等。虫咬性皮炎的表现为叮咬处出现丘疹、风团、水肿性红斑、水疱、疱疹等,中间可见刺吮点,散在分布或数个成群,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刺痛、灼痛,其中以皮肤瘙痒最为常见。 一旦发生虫咬性皮炎,应及时治疗。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用皮炎平、绿药膏、无极膏、止痒水、依匹斯汀片等药物;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以加服氯雷他定、扑尔敏、酮替芬等药物;症状比较重的可以小剂量用一些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在治疗上,除了应用西医疗法外,还可根据症状的轻重进行中医辨证治疗。 方法一:皮损以小出血点、丘疹、疱疹、风团及肿胀为主,同时伴有全身症状,治宜清热解毒。方用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各15克,金银花10克,防风15克,徐长卿15克,蛇莓10克。将以上药物一煎加水400毫升,煎取100毫升;二煎加水150毫升,煎取50毫升。将两次药液混合,每天1剂,分2次口服(7岁以下小儿减半)。 方法二:若出现头晕眼花、四肢乏力、颈部发硬等症状,治宜清热解毒、祛风解痉。方用葛根15克,麻黄5克,桂枝6克,芍药6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防风10克,生黄芪6克,金银花15克,大枣3枚。将以上药物一煎加水400毫升,煎取100毫升;二煎加水200毫升,煎取50毫升。将两次药液混合,每天1剂,分2次服用。伴有心情烦闷、呕吐者,口服安宫牛黄丸,每天1次,每次1克(7岁以下小儿减半)。 小儿虫咬性皮炎重在预防。家长不要带孩子去有花草、植物的地方玩耍,不要在草丛、林间坐卧休息;不养宠物;被褥、床板经常在阳光下暴晒,凉席每天都要清洁处理,不让螨虫、跳蚤和各种小虫有可乘之机。虫子叮咬时,不要拍打,应将其掸落。家长应及时为小儿剪指甲,防止其抓挠痒处。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