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年轻医生要多实践勤思考
外科手术是一门技术
中医博客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中医文化学者对话中西医融合是尊重生命
第十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召开
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验收在即
手法医学服务“一带一路”各国人民
正确认识精神疾病
1
11 1 2017年5月1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年轻医生要多实践勤思考
 

□孟长海

    最近,笔者接触了几个年轻的中医医生,有研究生、本科生,也有专科毕业的学生。他们在某一地方都成了名医,病人很多,口碑很好。由此,笔者便有了一些感慨,中医毕业生是会看病的!
    笔者曾经私下里研究了这些学生的医案,有不少医案令人称奇,疗效显著,解释分析比较到位。在他们的治疗方案中,中药时常是首选,并运用了上学时学习的方子,还有一些伤寒类的方子。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他们是如何在一定的区域内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从而赢得了百姓的认可呢?他们之所以干得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他们喜欢中医。笔者接触到的这些学生,对中医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上大学期间就把学习中医当成最重要的事情,对学习中医药知识特别积极、主动,以及对发展中医药事业充满了信心。
    二、他们勤奋好学,善于钻研。一些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读了大部分经典的中医书籍,看了不少名医医案,对中医学知识掌握得比较透彻、扎实。
    三、他们勇于实践。这些学生都喜欢实践,或者在读书期间就有治疗疾病的案例,一些有效的医案巩固了他们学习的知识和坚定了他们从事中医药事业的信心。在长期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他们结合临床实践提升了自己的中医兴趣,锻炼了能力。
    四、他们在远离名医和老年资中医的状况下,独辟“领地”。这或许是他们成为地方名医的原因。一般情况下,这些学生或坐堂行医或者与他人合作,一般没有机会进入大医院工作。正因为如此,他们比大医院同年资中医师多了一些直接面对病人和使用中医药的机会,这种锻炼使中医毕业生找到了生存的价值和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根本原因是他们在远离中医专家、教授的情况下,促使自己找到了生存空间,有了病人,就有了实践的机会,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这个现象值得大家研究和思考。
    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生必须在临床上接触病人、治疗疾病等才能提升医疗技术。中医更是如此,只要经常为病人治疗疾病,加上认真学习、总结经验,诊疗技术才会得到不断提升。现实生活中,我们为年轻中医提供的“舞台”较少,找中医看病成了老中医专家、教授的“专利”,导致年轻中医缺乏锻炼的机会。这正是造成社会误解中医毕业生的根本原因。
    经常有人与笔者辩论,说一些中医学生掌握的知识不牢固、不扎实,怎么让他们锻炼呢?让他们当个实习医生就不错了。诚然,有这样的情况,一些学生对中医知识掌握得不扎实,但是这与锻炼中医毕业生没有必然的关系。许多乡村的中医师掌握的中医药知识也不扎实,但是依然能够治好病人的疾病,赢得病人的信任。
    笔者认为,中医研究生、本科生已经掌握了系统的中医药知识,应该具备开展中医实践的条件。笔者认为,只有多实践,才能运用好学到的中医药知识;只有多实践,才能改变社会对年轻中医的认识。
    (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